84岁高龄的陈老先生平常身体硬朗,某天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家人紧急叫救护车,经就医诊断,竟跟太太2年前送医的原因相同,两老都发生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严重将导致猝死。医师表示,80岁以上的长者约10%罹患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手术为目前优先治疗建议,而使用生物性瓣膜,长者可免受余生吃抗凝血药的副作用。
林口长庚医院心臟外科教授陈绍纬医师说明,主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心臟瓣膜疾病,除先天异常外,主要因年老退化使得瓣膜无法正常开合,进而无法将血液输送出去,严重则造成心臟衰竭,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眩晕、甚至昏厥等,有猝死风险。
目前主动脉瓣狭窄并无有效的药物治疗,陈绍纬教授另建议长辈族群,应选用生物性瓣膜来保持晚年的生活品质,如患者夫妇便是经专业团队评估后,使用生物性瓣膜来治疗,免于余生受抗凝血药之副作用。生物性瓣膜又可区分为猪心瓣膜、牛心包瓣膜,以同样尺寸来说,牛心包瓣膜制成的开口较猪心瓣膜大,具较好的血流动力,但在临床上需依每位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材质。
陈绍纬教授进一步分享,目前长庚心臟科团队针对主动脉瓣狭窄具备完整的治疗方式,包括免开心经导管瓣膜置换术式能力,相较传统全身麻醉的心臟手术,经导管技术透过心导管从鼠蹊部微创伤口进入放置人工瓣膜,可降低手术风险,台湾健保也已开放高龄80岁以上及高手术风险病患给付经导管瓣膜置换手术费用。此术式也进一步突破生物性瓣膜的耐用性上限,经导管能完成精密的「瓣中瓣」,在退化的人工生物瓣膜上再植入新瓣膜,是治疗上的突破。患者应与医疗团队讨论,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及人工瓣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