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陈姓男子发现「要处理的事情,马上就会忘记」,怀疑会与母亲一样罹患阿兹海默症,至中医大新竹附设医院求诊,身心科医师周伯翰安排「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amyloid PET)」,经检查判读后评估,陈男记忆力变差是因最近压力太大,睡眠不足导致,经适当治疗改善睡眠后,记忆力逐渐恢復正常。
不过,有位70岁林姓妇人由家人陪同到中医大新竹附医就医时,家人表示林妇这1年来记忆力衰退,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院方安排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经核医科主任张宇捷判读,神经内科主任陈睿正依经验确诊为阿兹海默症。
陈睿正指出,造影结果如果是阳性,表示脑中类淀粉斑块堆积,这些斑块通常会出现在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医师必须依照病史,临床分数与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但仍需注意,并非有类淀粉蛋白沈积,就一定是阿兹海默氏症。
张宇捷表示,一般阿兹海默症患者出现记忆力退化时,会存在β-类淀粉蛋白斑块堆积,透过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能看见脑中斑块的分布情形,协助医师更精确侦测病患脑部是否有早期阿兹海默氏症的病理变化,进而及早确诊和治疗。
周伯翰指出,台湾临床失智症学会统计,台湾失智人口快速成长,2019年底已逾29万人,近30万家庭中即有1位失智者,因此失智症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刻不容缓。
阿兹海默症有十大早期警讯,1记忆力减退到影响生活,2计画事情或解决问题有困难,3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物,4对时间地点感到混淆,5理解视觉影响和空间的关系有困难,6言语表达或书写出现困难,7东西摆放错乱且失去回头寻找的能力,8判断力变查获减弱,9从职场或社交活动中退出,10情绪和个性的改变,如有以上症状,可透过类淀粉蛋白正子造影,揪出是不是阿兹海默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