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13日发布功率暨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厂至2024年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疫情蔓延下,半导体供应链一度受影响,疫后汽车电子产品不断提升的需求即将復甦。全球功率暨化合物半导体元件晶圆厂月产能2023年可望首次攀至千万片8吋约当晶圆大关、达到1,024万片8吋约当晶圆月产能(WPM),并于2024年持续增长至1,060万片WPM。
SEMI全球行销长暨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这类宽能隙先进材料,近一年以来在动力总成(Powertrain)、电动车车载充电器(EV OBC)、光达(LiDAR)、5G基地台等热门的应用领域持续成长。可预见的是,未来在汽车电子产品、再生能源、国防与航太等应用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SEMI看好全球功率暨化合物半导体元件晶圆厂产能,在未来将持续创下纪录性新高。
随着电动车、5G基础建设、快充装置等新应用推动SiC与GaN等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进入成长爆发期,包括英飞凌、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等国际IDM大厂开始释出GaN及SiC晶圆代工订单,IC设计公司也积极投入GaN及SiC功率元件开发,法人看好台积电、世界先进、汉磊、嘉晶、环球晶、闳康等业者直接受惠。
SEMI预计至2023年,中国将占全球产能最大宗达33%,其次是日本的17%,欧洲和中东地区16%,以及台湾11%。进入2024年产业将持续走强,月产能再增加36万片WPM,各地区占比则几乎无变化。据SEMI报告,2021到2024年期间,63家公司月产将增加逾200万片WPM,其中以英飞凌、华虹半导体、意法半导体、士兰微电子等将扮演这波产能增加的领头羊,共增加达70万片WPM。
SEMI指出,全球功率暨化合物半导体元件晶圆厂产业装机产能,2019年增加5%,2020年增加3%,2021年则有7%的显着年成长幅度。2022年及2023年将持续攀升,各有6%及5%的年增率,并在2023年叩关并突破千万片WPM规模。
晶圆厂产业也正积极增建生产设施,预计2021年到2024年将有47个实现概率较高的设施和生产线,包括研发厂、高产能厂、含外延晶圆等陆续上线,让业界总量达到755个,当然若再有其他新设施和产线计画宣布,前述数字将则会调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