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股价封关日重挫6.83%、收57.3元,因法说会多空讯息交杂,且市场最担忧的28奈米制程供过于求问题浮上台面,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大增二倍,来到39.7万张;外资单日卖超10.7万张,高居个股卖超排行榜第一名。
摩根大通、瑞银证券日前相继因成熟制程潜在供过于求风险,而降评部分二线晶圆代工厂,当时引起市场一片正反争论,从联电股价在法说会后反应偏空来看,市场确实对供需关系的变化极为敏感。
考量外资券商对联电后市看法分歧,以光谱两端的高盛、大和资本证券来看,前者给「买进」投资评等,后者喊「卖出」,合理股价估值各为114.4与55元,更是足足差了一倍,显示大型研究机构看联电着眼点大相径庭。
值得关注的是,联电过往一大波多头循环中,最先发现、最早看好的外资代表野村证券半导体产业分析师郑明宗,于法说会后启动降评,强调基本面在高峰过后(post-peak)的能见度变得清晰之前,股价难有建树。
郑明宗认为,联电经过十来年的挣扎,随发展核心转向投入资本报酬率(ROIC)为主,成功实现转型,过去一年半以来,市场对联电获利预期不断调升,亦刺激股价走涨。儘管野村仍看好联电的发展策略,不过,随供应进入2023年后可能放量增长,产业周期的风险将比现在高,且供应链库存进一步提升至新高水准,郑明宗研判涨价动能在上半年饱和。
相反地,海通国际证券电子研究主管蒲得宇认为,供应链存在无效率(inefficiency)状态,才是研判何时发生库存调整的关键。如果28奈米制程真的发生供应过剩状况,至少是在2023年之后,加上28奈米制程是晶圆代工产业甜蜜点,联电经营管理阶层指出,就算有修正,幅度也会相当轻微;海通国际持续看好,联电与客户签订长约、聚焦大趋势等策略,将降低营运波动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