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数汽车业者疾呼,电动化不能够只是「用嘴巴喊」,政府应该要儘快提出具体的配套措施,加速充电桩等基础建设投资布局,针对电动汽车要拿出购车补助的「牛肉」,才能吸引民眾换购。
电动车投资庞大,但台湾内需市场有限,车厂业者在配合政策之际,也期待政府能够针对研发、生产电动车,给予厂商奖励、税负抵减等优惠,加速整体车辆产业电动化转型。
业者质疑,推动电动车发展,台湾政府喊了快十年,连最基本的充电桩都不够,台湾的充电桩数量在先进国家中吊车尾;内政部迟迟不修《公寓大厦管理条例》,让民眾连在自家停车位都不能设充电桩,使用便利性不足下,如何推广电动车?
业者坦言,车辆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各家厂商心里都有准备,也都已陆续因应转型。只是长期以来,政府无论是对外宣传,或是与汽机车业者沟通,都是以2050净零碳排为主轴,加上副总统赖清德在行政院长任内提出的2040年禁售燃油汽车政策,被自家人喊卡作废,车辆业者认定2050年才是台湾燃油车真正的停售时点,不料30日国发会突然宣布2040的全电动车时间表,让业者相当错愕。
业者抱怨,汽车电动化,政府每次只会订时间表,却看不到端出任何实质的配套措施;只会要求车辆业者推电动化,但却没有看到政府有太多实质作为。
以买电动汽车来说,现阶段台湾只有「免货物税」一项优惠,相较于其他先进国家甚至对岸,额外提供电动车购车款、充电费用等补助,广设充电桩,才有足够的诱因吸引一般民眾换购电动车。
至于机车业普遍认为2040年达成全电动化的政策目标难度较低。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甚至提出「2030年电动机车市售比达五成」的阶段性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