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中,政府对预售市场的管理强度向来相对宽松,直到去年7月,实价登录2.0、房地合一税2.0同步上路,且两项新制都首度把预售屋纳入规范,可以视为政府强化预售市场管理的第一步。不过,去年12月内政部早早宣布将修法,推动包括限制预售屋换约转售等5项措施,目标明显对准预售市场而来;究竟政府看到预售市场什么弊端?才会在新法上路未满半年时,就急着宣布加码打炒房。
儘管此次平均地权条例修法让房地产界忧心忡忡,但业者也不讳言,现阶段房市的投机炒作主要在预售屋。业界分析,民眾对房价持续上涨出现预期心理,但高高在上的房价让首购族只能把目标放在自备款低、付款轻松的预售屋,先行锁定价格以免越来越追不上;与此同时,买气喷发让预售新案频频跳空大涨改写新高,在价差可观下也吸引越来越多投机客进场套利,且预售屋的高杠杆不只有利首购族,投机客同样受用,也让预售市场成为炒作温床,预售房价更成为房价飙涨的领头羊。
针对此次修法,内政部次长花敬群多次表示不是要打房,但也强调对投机炒作零容忍的态度。官员表示,针对居住正义、健全房市目标,财政部从税制着手,央行从资金面切入,内政部的职责在管理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要杜绝炒作、甚至是诈骗行为,才能保障购屋者的权益。
针对目前预售市场的炒作行为,房产专家、消基会房屋委员会委员张欣民表示主要有两大乱象,第一是「营造热销假象,趁机哄抬价格」。预售市场出现多则建案推出后「秒杀」新闻,更有建案在公开销售前就出现漏夜排队的人潮,引发民眾担心房价持续上涨、甚至买不到房的恐慌心理,而建案也趁机抬高房价,此一不公平的交易方式,大大影响自住者的购屋机会。
乱象二则是「揪团签约再换约,垫高房价」。所谓换约套利是指投机客签约买了预售屋后,再以更高价转卖给其他人,在目前的预售市场很常见。投机客凭着与建商、代销关系良好,利用揪团先以较低价格取得预售屋后,短期内再高价转卖给一般消费者,甚至是下一个炒作的投机客,结果就是不断被垫高的房价。
根据统计,实登2.0自去年7月上路以来,共有9.5万笔预售屋销售资料,而同期间在网路平台上约有1.8万笔预售屋待换约资讯,显示有近二成的预售屋购买者从事短期内换约套利,证明换约是预售屋炒作的重要管道。
此外,内政部此次修法也特别管控私法人购屋,规定私法人购买住宅用房採「原则禁止、例外许可」,及五年内禁止转手的限制,内政部官员指出,政府观察近三年数字,发现私法人购买住宅数量成长可观;此外,2020年第四季统计显示,持有一年内即出售住宅的比例,自然人为9.74%,但非不动产及营建工程业法人的比例高达 54.51%,显示法人的住宅短期买卖行为相当频繁。
不过,房地产业者也呼吁政府,未来修法应力求周延,规范也要更明确,再加上配套措施以免错杀无辜。业界期盼相关政策在保障居住正义的同时,也能兼顾产业的正常发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