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桃园至新北地区的交通瓶颈,桃园捷运棕线原规画高架化、轻运量轻轨,但现改为市区段地下化、中运量轻轨,市议员质疑为何不一开始就这样设计,徒增修改时程?捷工局回应,规画时推估人口数不足以支撑中运量设施,修正版的可行性研究规画5月底会送至交通部审查,如审核通过明年可发包动工。

龟山区市议员陈雅伦指出,捷运棕线讲了10几年究竟何时才会动工?询问规画报告在送中央审核过程中从轻运量改成中运量系统的原因为何?盼能尽早动工,纾解当地交通压力。

「当时人口数推估无法支撑中运量系统!」捷工局局长陈文德表示,捷运棕线自县府时代开始办理可行性研究规画作业,市府争取盼能以中运量系统规画,但当时国发会的统计资料推估,当地人口数无法支撑中运量系统,因此中央审查后于2018年5月1日奉行政院核定採全线高架、轻轨方式,但在审核过程中一直有将中运量系统列为替选方案。

捷工局说明,捷运棕线全线11.38公里,综合规画作业期间,地方极力争取市区段採地下化设置,经评估后将BRH01站至BRH05站共5站、约6.2公里採地下化 ,地下化长度超过一半,总经费约375亿元,同时也将中运量系统列为替选方案,2020年12月30日完成综合规画报告函送交通部审查。

捷工局坦言,审查过程中由于原计画为轻轨系统,却有超过一半路线採地下化规画,每公里造价远高于一般轻轨计画,市府评估若维持轻轨系统并採部分地下化推动,恐难获中央支持,为此修正规画报告重新送审。

捷工局指出,桃园目前人口数达227万,运量、全线採专用路权型式皆已达中运量规格门槛,每公里造价仅须再增加6.6亿元,即可将系统升级为中运量系统,可使桃园都会区捷运系统规模化、整合维修资源、提高营运速率及营运安全等优势,便将主方案调整为中运量系统,总经费451亿元。

市长郑文灿说,捷运棕线是百年建设,一定要好好规画,5月底完成修正报部续审,争取行政院于今年核定综合规画后,明年即可办理发包进入工程设计及施工阶段,预计于综规核定后8年通车,下届市长可以进行发包。

#运量 #桃园 #规画 #轻轨 #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