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1536)加速拥抱全球电动车产业成长商机,宣布斥资35亿元建设嘉义五厂,和大董事长沈国荣估算,2025年底新厂全数投产后,嘉义厂区总产值将达60亿元,助攻和大2026年营收站上百亿元大关。
和大6月30日在嘉义大埔美园区举行嘉义五厂动工仪式。和大近两年营运陷入低潮,今年第一季EPS降至0.1元,沈国荣6月30日坦言,这两年营运面临到缺工、物价飞涨及运费不可预期的大涨,确实很辛苦,但他也强调,「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8月业绩会有明显跃进,随产品价格顺利调升反应成本,乐观下半年业绩回升;法人估全年营收将重返70亿元之上。
沈国荣指出,看准全球车业加速电动化的浪潮,和大积极扩充产能、提升接单能力备战。6月30日开工的和大嘉义五厂,两期工程预计两年半完工,总投资金额35亿元,2025年底全数投产后,嘉义一、二、三、五厂的总产值将达60亿元,推升和大2026年营收挑战突破百亿元大关。
沈国荣透露,接下来还规画投资嘉义六厂,届时嘉义五个厂区的总产值将突破90亿元,厚植未来营运成长动能。
歷经这两年疫情及全球局势变化,近期又有通膨及升息的压力,沈国荣6月30日也有感而发地表示,企业经营就有如大海行舟,有时晴天有时暴雨,中间总会有很多波折,不可能每天都一帆风顺。
不过沈国荣认为,疫情已趋缓,美国升息后续反应将逐步淡化,再加上新台币逐渐有贬值效应出来,和大最艰困的时候已过去。
沈国荣表示,和大经过与客户协商后,今年起陆续调涨产品售价,舒缓成本压力;疫情趋缓后,产线人力陆续回岗位,预计下周一恢復全线生产;若晶片荒问题顺利在8月解决,和大业绩将开始明显跃进。
和大今年营收目标原设定80亿元,不过受晶片荒、缺工及大陆封控等影响,法人估和大今全营收将落在70亿至72亿元间,高于去年的66.86亿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