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法国媒体发布文章:美好与富足的年代已经结束了,并且配上触目惊心的照片:高昂的物价,混乱的街头,透支的国家,血腥的战争,而且似乎看不到尽头。其实欧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繁荣是建立在包括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第三世界被低估的基础物资与要素价格,以及物美价廉的中国工业产能之上的。这就是全球化的红利。

生产的全球化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后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如亚洲四小龙,以及随后中国大陆、越南、印度的崛起,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全球化使得资本输出者得到更高的资本报酬,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素进入生产价值链得到了应有的报酬,和平带来的全球化红利于焉产生。

可惜某些领导的西方民主国家享受着全球化的红利,他们的菁英无力解决自己的内部分配问题,却将民粹仇恨导引到国家间分配的问题上,还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把固化全球化红利分配的安全锁,可以遏制后发国家的上升阶梯。因此在过去几年,制定全球规则的西方领导国家一再修改或无视他们过去制订的规则,违反全球化比较利益法则与自由竞争精神。

中美两个最大生产与消费国之间的贸易战就是此一行为的具体表现。因为中美贸易战导致的供应链重组与中美脱鉤,原本就已经对全球化供应链与产业分工秩序产生极大的破坏,中美之间的角力还从贸易领域蔓延至科技与金融领域,再迭加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与极端气候,欧美通膨飙升到40年来的高位,中国也发生了罕见的经济减速。华为任正非近日就说:「未来10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歷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全球的经济在未来3到5年内都不可能好转,加上疫情影响,全球应该没有一个地区是亮点。」可见全球经济前景的黯淡。

要共同应对眼前的经贸危机,现阶段理性的欧美必须修復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必须取消对中国加徵的关税,让雄厚的中国制造业参与世界分工,恢復全球供应链,让东亚辛勤劳工生产出口,亚洲的经济引擎将重新启动;放弃削弱或肢解中国或俄罗斯的企图,务实地调停俄乌衝突,能源和粮食价格将会应声下跌,则全球的通胀将立刻下降。然而,许多东西方国家的领袖明知问题的症结,却毫无作为地如梦游者一般放任少数的政治菁英引导、煽动民粹的对撞,这将加剧悲观的前景。

台湾作为全球化的得利者。台湾出口的40%集中于大陆,大陆庞大的市场每年给台湾超过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中国百大出口厂商里又有将近1/3的台资企业,可见台湾的经济高度依赖台湾─大陆─欧美这样的经济大循环。但有些台湾人认为台湾是因为成为了美国主导的「文明世界」的一员,拥有共同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因此获得了来自欧美日的科技和先进产业转移,并且获得了全球化的大市场才会如此的繁荣,不是因为依赖中国市场。这使得他们有充足的底气背靠欧美日去面对中国。

就像是欧洲早已习惯了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与乌克兰的充足粮食,若轻率失去了才感受到苦楚一样。台湾作为一个外向型的依赖出口的经济体,早已习惯了大陆是市场与生产基地,是内嵌在参与全球经济循环的重要节点。所以台湾不但必须坚定的站在全球化开放的一方,也必须智慧地在「亲美、友日、和中」三者之间保持平衡。(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大陆 #中国 #经济 #全球化 #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