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部7日公布9月的就业报告,非农就业人口又新增26.3万人,失业率则从前一个月的3.7%又降至3.5%。市场马上预计联准会再来11月份的议息会议可能升息3码,造成周末前的全球股市重挫。

联准会今年以来拚命加息以抗通膨,截至9月已连续升息5次,累计12码。再经11、12月的加息,联邦资金利率(FFR)就超过4%,但是通膨却下降得很慢。8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还高达8.3%,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年增率也还上涨6.3%,效果不及预期。然而激进加息的副作用已经显露,不但造成美国本身及全球衰退风险增加,更引发多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也导致各国资本外流加剧。令人担心开发中国家因此会无法承受,发生金融风暴。

联准会紧缩政策的另一个法宝:缩表,量化紧缩(QT)自今年6月起,每月减持公债300亿美元(下同),减持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75亿。9月起再以双倍的速度进行。儘管缩表进程按计划进行,但联准会背后的资产规模仅减少才约1%,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仍有8.87兆,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倍。

现在联准会是沿用伏克尔 (P. Volcker)的思维,来升息抗通膨。当时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经济陷入滞胀,CPI年增率升至10%以上。提高利率的作为让FFR在1980年4月达到19.96%,有效遏制住通胀,奠定了80年代繁荣增长的基础。当时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较目前具有较高的传导效率,联邦政府的债务率也较低,加息带来的副作用也较小,而且幸运的是,当时刚好也赶上石油价格下跌的周期,加息对供应链成本增加也很有限。

疫情暴发后,全球供应链断裂问题严重,加上美中脱鉤,全球化讲究效率降低成本的利益不再。从美国CPI的细项指数中可以看出最近能源、交通运输和耐用品的年增率都超过2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给衝击是通膨的先行因素。加息让借贷成本增加,不但增加企业供应成本,抑制企业投资,还可能减缓企业产能扩张,进一步压制供给。且加息本可通过降低资产价格进一步抑制消费需求,这让利率敏感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已明显降温,但租金仍持续上升,成为本轮美国核心CPI上涨的主要原因。

另外,由于疫情的量化宽松救市及财政补助减免救世,极度的宽松政策下,2022年6月底,美国净储蓄占GNI(国民总收入) 的比重达4.6%,为近20年的高点。这部份储蓄都成为日后推高通膨的火药库。当前美国17个州的政府正在发放通货膨胀救济支票,以帮助其居民应对家庭开支的增多,这将进一步增加控制通膨的难度。

再者,2020年和2021年,美国的财政年度赤字分别达到3.13兆和2.77兆的二战后最高水准,累积政府国债已经超过30兆,加息政策不但降低了美国财政的可持续性,且让支持利息大幅增加,财政危机风险加大。

眾所周知,加息意味着提升美元的使用成本。对比,缩表意味着收紧美元的流动性。然而联准会侧重加息,缩表有很多的优点都被忽略。

缩表有助于防止收益率曲线倒挂或避免特别深度的倒挂。缩表直接出售资产,对殖利率曲线特定部分微调,因此缩表可以避免倒挂引发的衰退自我实现的预期,也可改变通膨和金融状况。

9月21日,美逆回购工具使用规模为2.316兆,创歷史第二高点。当前FFR的市场运作为3.08%,更接近利率下限的3%,这表明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都很充裕,通过缩表回收市场多余流动性有绝对的必要性。

比起升息的全面影响,升息过多过快且会误杀无辜,缩表的效果温和且可控性大。缩表则可以减低某些金融商品、某些部门的流动性,这与我国升息搭配的调高的存款准备率,都可看成某种程度的选择性信用管制。运用得宜,反而可以增加市场的稳定性。联准会不该笨笨的戴着钢盔往前衝。

#缩表 #企业 #超过 #流动性 #联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