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行政院蒋经国院长接见反共义士范园焱中校。(中时摄影组摄)
1977年,行政院蒋经国院长接见反共义士范园焱中校。(中时摄影组摄)

曾经在台湾地区家喻户晓的范园焱先生,已于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仙逝,享寿八十二岁。范园焱先生在国共隔海冷战对峙的大氛围下,因驾驶战斗机飞越海峡「投诚」到国民政府阵营,而开启了在当时所谓「復兴基地台湾」的传奇后半生,而「反共义士」的标籤也形影不离地追随他四十个寒暑了。

范园焱先生原籍四川永川,生于一九三五年,一九五五年加入中共人民解放军空军。一九七七年,正值大陆「文革十年」的末期,他有多名同学在稍早的政治运动中被整肃,自己也曾因发言不妥,接受过短暂停飞的处分,致使他决意驾机起义。是年七月七日,范园焱先生驾驶仿制苏联米格十九型的歼六型战斗机(编号3171),由大陆福建晋江空军基地,飞越台湾海峡,在国府空军台南空军基地顺利降落,并依照当时的奖励办法,他获得四千两黄金的高额奖赏,他并加入中华民国空军行列。由于投诚当天也恰逢八年抗日战争芦沟桥事变的纪念日,台湾新闻界以极大的篇幅,铺天盖地来报导「反共义士」范园焱,并视「投诚」之举为纪念八年抗战的最佳献礼。

当时就读小学正在放暑假的我,对于生平首次遇到大陆米格战机起义,自然深感好奇,我大量阅读了报纸的评论和观看电视新闻报导,方知脱胎于苏联米格十九型战斗机的歼六型战机,是当年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主力,它的性能介于中华民国空军当时现役的F-100超级军刀战斗机和F-104星式战斗机之间,而由于中共和前苏联的交恶致使前苏联的技术人员均已撤回返国,加以中共内部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斗争,造成解放军列装下一代歼七型战斗机(仿苏联米格二十一型)的进度严重落后,反之中华民国空军则照计划如火如荼地引入装配更先进的F-5E「中正式」战斗机,显而易见的是当时两岸的空中武力优势,仍掌握在国民政府这方。

再者,在行政院新闻局记者会首次正式将范园焱先生介绍给世人时,他身着解放军制式淡黄色飞行短夹克、蓝色长裤、老式飞行头盔,搭配简陋的个人标准装备亮相,相较于中华民国空军飞行员的连身飞行装,炫目抢眼的飞行头盔,及帅气的飞行夹克,其中的差距和落后不言可喻。而范园焱先生言谈间口齿便给,条理清晰,也当场宣示愿意在「反攻大陆号角」响起时,打第一线,难怪臺北当局逮到这不可多得的时机大肆宣传,那一会儿「暴政必亡」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以鼓舞民心士气。

而这起「振奋人心」的起义事件,却意外地影响了部分应届参加高中联合考试的学生。原来在两天后,亦即七月九日和十日登场的北部地区高中联合招生考试,国文科命题委员们因应政治正确需要,临时更改作文题目为「以米格机投诚看暴政必亡」与「米格机投诚的启示」,这让许多考前最后衝刺无暇关注时事的考生「望题兴叹」,一头雾水,而兵败国文科作文专案,甚是可惜。而已记不得是在我们小学的暑期辅导课程间,还是九月份的新年级国语课程之始,我们小学生被要求书写题目定为「一叶之秋」的作文,犹记得国语课老师很耐心地解释这四字成语的涵义,并阐述「一叶」即明示范为焱先生投诚的单一事件,至于「秋」则暗喻大陆同胞的人心向背,期待王师復兴中原的殷切,我一向对此类所谓的「反共八股文」极为拿手,再加上广泛吸收了此次投诚始末的讯息,这篇作文对我而言,自然是如探囊取物般地轻松获得好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艺文界,曾经替《总统 蒋公纪念歌》(以纪念一九七五年蒋中正总统辞世)谱曲的爱国作曲家李中和先生,也与填词者赵友培先生合作,即时应景编了一首《飞向白日青天》来歌颂范园焱义士投诚的勇气,当时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推波助澜播放下,我等均耳熟能详,而歌曲中经典的起头四句「为了争自由,为了享人权,唾弃污星赤地,飞向白日青天」(其中污星是五星的谐音),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可以想见范园焱先生之投诚,在当局有意识地鼓动助长下,所括起的旋风多么深入人心。

范园焱先生在那段「反共义士的黄金时期」,不啻有黄金的高额奖励,他也到中央广播电台向大陆官兵同胞喊话,更频频造访台湾各地的机关学校演说,他以独有的四川口音,讲述大陆地区的状况和海峡两岸的对比,他同时也是许多活动典礼竞相邀约的嘉宾。他独享的光环,直到一九八二年,二十五岁年轻帅气的解放军飞行员吴荣根,也驾驶同样的歼六型战斗机,安抵大韩民国的空军基地,再加上后来的孙天勤和王学诚等更多新加入的「反共义士」抵台,才逐渐转移。

韶光荏苒,物换星移,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加上两岸之间的交流,反共义士这个「后无来者」的身份已不再受到追捧了,固然在昔时两岸「汉贼不两立」的歷史回顾中仍有他过往的价值与地位。而范园焱先生的物故,更阐明了这个曾红极一时的时代产物「反共义士」也终须落幕了。而当今两岸关系仍互信不足,我们诚然不愿意走回冷战对抗的老路,但如何让两岸同胞,一齐开创出一条和平康庄,互惠双赢的大道,仍是两岸领导人最需要深思的课题。

#投诚 #范园焱 #战斗机 #反共义士 #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