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从本学期开始,不只取消早自习,更要废除朝会升旗,学生每天在上午8时10分前到校即可。建中学生大喊羡慕,希望学生代表向建中提案跟进。就连淡江大学教授柯志恩也表示绝对支持,她认为毕竟这还是回应到小孩子自主能力。台湾青年民主协会则指出,教育部只要开放「早自习全面让学生自由参与」即可。

上述议题已引起极大的迴响及讨论,支持者认为目前国高中生通常在7时30分前到校,以参加早自习,造成普遍睡眠不足,上课常打瞌睡,不如延后上课时间。也有家长表示反对,认为会打乱家庭的作息时间,也将使学生会变得懒散;毕竟许多中小学生起床,还需要父母催促。

笔者对于成功中学的作法,深深地认为不可取。首先以升旗而言,国旗是一个国家最主要的象徵与标志,悬挂着的国旗也代表了国家的主权。因此在政府机关、学校、军队和企业都会升上国旗;每遇到特殊的纪念日,也会在大门口悬挂国旗。

庄严、肃穆、简单、隆重的学校升旗典礼,旨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操,培养学生敬爱国旗进而忠爱国家;升旗典礼自然也是教育的一环,还是一种礼仪。升旗典礼的程序,像是国小学生由教室排成纵队,依序配合音乐行进,步伐整齐、抬头挺胸的走进操场,也是在训练学生循规蹈矩及团队精神。加上高唱国歌,整齐宏亮的歌声,也可唤起学生即将上课的精神。

其次,民进党执政以来所推动的教育改革,「108课纲」调整国文课教授文言文、白话文的比例,大幅缩减文言文篇数;今年初「台大学生会」更于公听会提出「国文不具共同必修课正当性」诉求,要将目前大学国文共同必修课程转型。这些改革已使我们的青年学子的智育日趋弱化,在如此教育内容之下,将剥夺学生对于古文了解的机会,也失去了对古诗词之美的体会。

有许多学者将这些改革,形容犹如当年大陆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文革在大陆已被定性是一场文化的「大浩劫」,尤其文字的简化已到了无法弥补的后果,让人感觉到台湾正走上大陆的老路。不过现在大陆学生的国文程度,在国家正确教育政策与方针之下,绝对要比台湾学生强上许多。

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取消升旗及早自习,甚至可研究将早上开课时间往后延,让学生能有多些时间睡觉,恐怕只是过于理想化及想当然耳。首先,现在青年学子自动自发和自律的精神甚差,也许像建国高中或成功高中这些学生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习惯较佳;但对于其他管理松散的学校,情况将会大不相同。

多年以来,笔者对于任教大学的班级,一向是秉持「严管善教」原则,而「学习态度」也列为重要的评分衡量。首先就是上课绝对不容许迟到早退,我会从开学的第一周上课开始,即在教室入口放上一张「迟到签名表」,上面有到课时间、学号及姓名;通常第一周迟到的学生不少,但第二周起即大幅改善,甚至没有学生迟到。因为我会在第一周上课结束前宣布,「今天迟到的学生,若下周起不再迟到,则不列入扣分名单」。

更为「夸张」的是,笔者会指定学生代表,上下课时都要喊「英语口令」,起立向老师敬礼问安,一至四年级都一样;并告诉学生这是学生应有的礼貌,另外就是要学生打起精神、关掉手机及专心听讲。迄今没有学生表示反对或向我抗议,甚至有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在「学习回馈」意见中,要我「一定要将此一管理方式保持下去,如此才能使学生受益更多」,知道此情的家长也都表示讚许。

没有人会否认,我们青年学子的自动自发精神不佳,其被动的态度与不良习惯必须加以约束与规范。我也在学校开学前的「教学研讨会」中,常常向与会老师们提出「没有管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愿管学生的老师」看法。不过在教改所实施的「教学评量」(学生给老师打成绩)制度下,愿意严格管教学生的老师已经不多,而笔者的教学方式,已经可说是「濒临绝种的老师」。

日前时代力量不分区立委王婉谕提出「外祖父母也一样可称为祖父母」的简化说法,立即招致各方批评,让她不得不提出解释。教材中大幅删减古文,甚至免去国文课为大学主修课程,以及取消升旗及早自习,又何尝不是「简化」的作法。君不见我们的年青人将一家餐厅、一所大学、一栋大楼等等,一律简化成「一间」取代;一辆汽车、一艘渔船、一列火车,都用「一台」称之,殊不知中文的数量都有不同的单位名称。

「一日之计在于晨」及「早睡早起身体好」绝对有其道理,尤其是针对青年学子。上述各种修订、调整或简化的作法,正如许多人所说,「年轻一代的脑袋已经是愈来愈简单了」!(作者为大学英文讲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学生 #早自习 #上课 #笔者 #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