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尤其是亲政府的媒体,很喜欢用「外交突破」来形容我国外交上的一些成果。环保署长张子敬日前以蔡总统特使身分出访我邦交国帛琉,并以正式官衔参加由帛琉主办的第7届「我们的海洋大会」,此事算不算是我国外交大突破?最近在国内引起争议。

外交部长吴钊燮14日在立法院为此事遭到立委质疑。立委认为我国在邦交国参加官式活动,却不能使用正式国名,不能称作外交突破。吴部长表示:外交大突破不是我们讲的,是媒体讲的。但是外交部1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确实声称:这是我国参与国际海洋活动的一大突破与提升。

其实「外交突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标准。端看解读者以何种眼光视之。以我国而言,外交工作的难处,在于中共为我们设下一道防线。但如果我方藉由自己的努力,跨越了这道防线,当然可以称做「外交突破」。

吴部长表示,「我们的海洋大会」与我国和帛琉邦交,是两码子事。言下之意,在我国与帛琉的双边关系上,我国可以用正式国名。但是在「我们的海洋大会」上,我们不能使用正式国名。过去我国参加海洋大会的情形确实如此,但此次大会主办国为我邦交国,是我国争取使用正式国名的大好机会。

在此次大会官网中,原先在演讲者个人介绍中,确实注明张子敬自2019年担任「中华民国(台湾)环保署长」。然而自13日开始,张子敬的介绍中,「中华民国(台湾)」已被改为「台湾」。此项改变的原委不详,但是「中华民国」不见了确实令人扼腕。

政府或媒体,用「外交突破」来形容外交工作的成果,是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因为蔡总统执政以来,我国外交成绩极不理想。例如连断8个邦交国,再度被排拒于世界卫生大会之外。

相反的,如果我国外交工作捷报连连,相信国人也就不会再去计较是否有「外交突破」。

笔者刚进外交部工作时,前辈告诉我们:外交工作十分辛苦,但是外交人员自称辛苦没有用,要外人说外交人员辛苦才有用。同样的道理,政府若有外交成绩,其实不必自我宣扬。要能够得到国人的肯定及称讚,才有实质意义。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张子敬 #外交突破 #邦交国 #帛琉 #我们的海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