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无非是希望透过轮替找出更有才能与担当的人选,来提供一个城市好的治理与发展。但现在让我们高雄人看到的现状是,民进党有恃无恐,认为躺着选都能够赢,而国民党却是迟迟不敢推出人选,让基层感到焦虑与不安。难道,都没人可以代表国民党出战高雄了吗?这岂不是坐实了民间在笑说国民党没人才的传言?

事实上,国民党在今年的地方选举操作得非常之难看,就以桃园这个优势选区来说,不但是闹得满城风雨,还搞得地方、战将、党中央的三输局面,一边将战将打成了烈士,一边又将优势操作成了劣势。

拉回到高雄来看,国民党口袋名单中的战将,无一愿意表态出战高雄一役,党中央也找不出人选能够出征高雄。日前只看到国民党智库执行长柯志恩放话:如果没有「全国性的人物」出战,「在地」议员也是一个选项,而这个在地议员指的即是陈丽娜。

陈丽娜议员在高雄的服务与名声虽然褒贬不一,但一般小市民倒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不过市民多少也清楚,陈丽娜在选立委时期对上赖瑞隆都难以与之抗衡,要如何能够胜任出战高雄市长之大任?要如何说服泛蓝的支持者?国民党智库的执行长若连这么基本的问题都看不明白,那国民党当然是怎么选怎么输。

反观「全国性的人物」,柯智恩仅提及了一「张」王牌,却似乎刻意忽略了另一「张」王牌,让关心高雄选情的我感到非常意外,现在的智库都是这么容易当的吗?

就个人观察,一「张」王牌中的张善政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但偏偏张善政没有远征高雄的规划,也没有从政的打算,让高雄人感到惋惜。而另一「张」王牌,则是曾经竞选过总统,也选过国民党党主席的张亚中,能力与知识兼备,不知道这样一匹具备战力的黑马,为何智库完全没有提及?难道认为一位选过总统也选过国民党党主席的人,还不具备「全国性的人物」的资格吗?那到底要具备什么样的标准,才算是「全国性的人物」?

高雄地方上蓝营的声音都很期待张亚中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人来参选,比起国民党的那些老面孔来说,不那么令人反感。国民党一再地用酱缸文化操盘地方市长候选人的人选,不断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给埋没,让在地选民的期待落空,那不仅会持续失去中间选民对国民党的信任,更会失去泛蓝选民的支持,让国民党真正成为离人民越来越远的政党。(作者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

#国民党 #高雄 #人选 #张亚中 #张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