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方宣布已完成全数24架苏-35战机交付中国大陆的工作后,陆媒传出中共空中已经开始考虑要再加码引进该型战,可能让未来苏-35的总数达到96架,或至少到72架,以便能完全覆盖东海与南海日渐增加的防务需求。
塔斯社引述俄罗斯联邦军事和技术合作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已经完成了交付中国大陆有关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这项总值25亿美元的交易还包括了该合同还规定了地面设备和备用发动机的交付。
陆媒《新浪军事》指出,虽然乍看每架苏-35价格超出1亿美元,但实际上不到,因为合约包括后勤维护、通信以及作战指挥设备,以及部分武器弹药、备份发动机、火控和电子战系统改装技术费用,算来相当划算。目前战机交付已完成,但其他事项仍在执行,所有配套设施要到2020年才会全部完成。
报导说,最后到的4架苏-35战机与先前一样,将部署于南部战区。按先前经验,苏-35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最早的一批在不到一年内就开始远海训练、夜间训练,接着飞赴南海战备巡航,还多次护航轰-6K,参与绕岛巡航、西太平洋海上训练等任务,目前已是中共空军倚赖最深的尖刀部队。
至于中共是否会继续採购苏-35战机,报导引述未具名的俄媒消息称,中共空军对苏-35高出勤率、高可靠性表现相当满意,正在考虑是否再引进一批,採购总数可能达到96架。
报导说,苏-35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能进行空中加油。虽然还只是使用无源相控阵雷达,但总体可靠耐用、故障率低。但加码引进苏-35也有其他考量,主要是陆自产的歼-16已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优异,与歼-20共同构成未来中共空军的核心主力,先前歼-16故障率偏高问题已获解决,目前产量可能已超过百架,如此一来,再加码引进苏-35的必要性就会降低。
换个方式思考,报导认为,从作战部署的角度讲,目前仅装备24架苏-35确实有点少,如果再採购一批、总数达到72架左右,就能够更好地覆盖东海和南海两个方向,配合歼-20、歼-16等国产战机作战。苏-35对中共而言并不像当年引进苏-27SK时带来全方位的震撼,但仍能给共军开拓思路、查漏补缺,如果战备形势需要,那么再增购一批苏-35也是不错的选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