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疾病管制署监测资料显示,近期国内0至6岁幼儿急性腹泻与类流感就诊人次,均较中秋连续假期前上升;目前已进入肠胃炎与类流感好发季节,除务必落实个人手部与呼吸道卫生,也应留意自身及家中婴幼儿健康情形,以降低感染或传播疫病的风险。

0至6岁呼吸道融合病毒 阳性件数呈明显上升

疾管署指出,上周(10月18日至10月24日)国内0至6岁急性腹泻就诊共1,178人次,较中秋连假前799人次上升47%;上周类流感就诊共2,477人次,亦较中秋连假前1,882人次上升32%,但类流感就诊低于去年同期(2019年第43周3,313人次)。

另外,依据实验室传染病自动通报系统呼吸道病毒监测情形,近期0至6岁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检出阳性件数呈明显上升,第43周检出数占疾管署监测呼吸道病原体76%。

3常见病毒性肠胃炎 诺罗病毒任何年龄层都易受感染

疾管署提及,国内较常见的病毒性肠胃炎致病原为轮状病毒、诺罗病毒及腺病毒,轮状病毒及诺罗病毒主要流行季节为11月到隔年3月间,腺病毒则全年都可能发生。

然而,轮状病毒、腺病毒好发于5岁以下幼童,其中轮状病毒更是引起婴儿和5岁以下幼童腹泻最常见的原因;而诺罗病毒则是任何年龄层皆可能受到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 飞沫或直接、间接接触要注意

呼吸道融合病毒为常见感冒病毒之一,全年皆可能发生,春天与秋天为好发季节,可经由飞沫或直接、间接接触病人鼻咽黏液而感染,易造成婴幼儿高致病率,也容易在人口密集机构造成群聚疫情;感染症状包括流鼻水、食欲差、咳嗽、打喷嚏及发烧等。

身体出现5大症状快就医 养成良好日常生活习惯

无论是肠胃炎或类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都可透过落实正确勤洗手、咳嗽礼节等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疾管署提醒,除应注意个人手部卫生,备餐前、进食前、如厕后及照顾病人后,皆应以肥皂正确洗手;出入人潮拥挤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时,请佩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

若发现自己或婴幼儿出现呕吐、腹泻、咳嗽、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时,可至邻近院所就医,并儘量在家休息,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或接触其他健康的幼儿,以降低疫情传播的机会。

文章来源:※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延伸阅读:

#轮状病毒 #诺罗病毒 #症状 #类流感 #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