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特约记者陈冠宇报导】假消息大量且快速散布在网络上,为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识读能力的程度,因此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第32届毕业展「辨风向」(WINiD)的学生们组了一个小团队「风向调查局」,以一张拍摄于2011年的武岭自行车大赛的照片,却在今年中秋连假被网友在社群网站上传成合欢山大塞车事件的新闻,在校园内测试大学生对于分辨及查证讯息真假的能力。

街访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这一则新闻是真实事件;而有40%的大学生觉得这则新闻是假新闻,可见大学生对讯息辨识的能还有努力的空间。对此,文化广告系的同学也发想了「停、看、想」三字诀,教大家简易的分辨讯息的真偽。

「风向调查局」主持人王紫羚同学表示,现今大学生对于跟自己无关的事情,都会漠不关心,就算事情十分重大也觉得「不关我的事」,所以不去在意是讯息的非真偽,採访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说:「如果这件事对自己有影响,才会去研究真偽」,但打击流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明察秋毫,阻断流言被转发到更远的地方。

活动发想人郑合妘指出,利用这一套三字口诀:「停、看、想」,来识别讯息的真偽,分别为:停「停下来,对资讯内容做质疑」、看「看人事时地物就可以盘出大架构」、想「想一下为什么你要分享」,以上步骤虽然简单但却能最有效的帮助大眾识别讯息。

主持人谭澔泽也指出街访时的情况,发现受访人有些同学只会看图片及标题,就立马下定论,这则讯息就是真的;有些同学会发现图片里的蛛丝马迹,是跟标题不符合的,认定这是假讯息。在现代网络媒体发达的情势下,各种讯息快速流动,人们应必须停下来好好思考讯息的真实性,不要直接相信图片及标题,提升自我的媒体识读能力。

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主任钮则勋教授指出,根据2020台湾用户数位年度报告显示,台湾人每天花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网路上,网路讯息不停的在各个网路平台上面流传,但多数网友却无法清楚判别资讯的真偽,会去深究消息来源是否属实的网友更少,所以如何分辨及查证相关的资讯,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当务之急。广告系的同学们愿意将这个重要的现象给点出来,而且提出了判别资讯的技巧,确实可以提高网友的数位识读能力。

此次街访由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第32届毕业展「辨风向」( WINiD)的学生们策划,藉由明年三月底毕业展的主题「辨风向」,来调查现代大学生对于网络上流传出的新闻及讯息的来源是真是假的辨读程度,依据街访影片调查显示,发现现代大学生在判读讯息的时候,可以再更加谨慎。

#讯息 #学生 #真偽 #大学生 #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