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面临56年来最严重乾旱,导致部分县市大规模缺水与农业停灌,学者表示,早灾与停灌在科学上已证明不是偶发,极端天气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根据研究指出,20年后台湾春季降雨量可能减少13.2%,连续乾日天数会是现在的1.5倍,乾旱危机将持续扩大,政府、企业与社区必须大幅提高温室气体减量对策来因应。

国内水情持续严峻,农委会与经济部日前已宣布明年嘉南地区灌区停灌,桃竹苗台中等地最快恐怕也将在12月中旬宣布停灌,学专家今(30)日于立法院召开记者会表示,气候变迁已是常态,极端气候正威胁全世界。

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晃雄表示,根据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执行的「台湾未来的乾早问题与因应」研究计画,推估2040至2060年台湾的乾旱趋势,20年后春季降雨量可能减少13.2%,连续乾日天数会是现在的1.5倍,乾旱热点会是在北部,而北部主要河川集水区未来雨量、流量在春季的减少最为明显。

另外在气候变迁的影响下,石门灌区及桃园灌区的农业缺水率可能超过40%,北部地区的整体供水能力则会下降24%。

台大社会系副教授刘仲恩表示,气候变迁可能会大幅改变台湾的农业产业面貌,2019年荔枝,龙眼因为气温过高不开花结果,产量降了近9成;气候变迁也可能使病媒虫的活动范围延伸,扩大疾病传染,最明显的是台湾的登革热可能不再仅于春夏流行,范围也会从南渐往北移动。

刘仲恩提到,气候变迁往往造成责任不平等,台湾大多数的排碳来自工业部门,强调「若没有更强力的工业节能,个人努力再多也无济于事。」

民进党立委洪申翰说,今年夏季创下39.7度高温纪录,自然科学界不断提出新的气候科学证据强调改变已无时间蹉陀,但政治体系目前的行动还还是相当缓慢,不少部会还存有侥幸念头,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急迫性与严重性。

#气候 #变迁 #台湾 #乾旱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