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35岁张先生从小饱受鼻过敏困扰,服药及使用喷剂都不见改善,长年鼻水「共共流」。张先生日前到台中慈济医院就医检查意外发现台湾首例翼管神经瘤,耳鼻喉部医师许原祯运用内视镜导航系统分离肿瘤与周围脑神经血管,除解决过敏也拆除肿瘤炸弹。
30多岁张先生从小就有鼻过敏症状,吃东西不论冷热,都会鼻水直流,常跑诊所医院,无论服药、喷鼻喷剂都无法改善。张先生原想放弃治疗,但看到侄子严重鼻过敏、流鼻水,是透过翼管神经手术解决,重燃希望而就医。
许原祯初步判断翼管神经截断手术,可以解决张先生鼻水狂流症状,没想到手术前电脑断层检查发现,张先生右侧翼管神经靠近翼颚窝附近有1个约2公分肿瘤,张先生得知有如晴天霹雳,完全不知所措。
许原祯解释,长在翼管神经上的肿瘤属于「神经髓鞘瘤」,儘管神经髓鞘瘤多为良性,但如果肿瘤持续长大,将压迫周边神经与血管,可能影响视力与顏面感觉,不仅更难处理,伤口也会更大,復原期更长。
张先生翼管神经瘤位于翼颚窝,靠近眼窝、颅底与主动脉,传统开颅手术或放射线治疗都有伤害顏面神经与血管疑虑。许原祯与病人讨论后,採用内视镜微创手术剥除肿瘤。
许原祯表示,文献纪载,过去翼管神经瘤都採开颅手术,自鼻腔切开上颔骨头,才能打开手术视野摘除肿瘤,这方式伤口大,復原时间长,很容易造成感染,且可能有脸麻与视力衰退等脑神经受伤后遗症。
许原祯为缩短病人復原时间并降低脸麻与视力副作用,採两阶段微创手术。第一阶段手术截断翼管神经解决病人吃东西严重流鼻水过敏,同步为第二阶段肿瘤摘除手术建立通道,避免伤害三叉神经与周边组织,造成后遗症。
第二阶段肿瘤手术,从前阶段手术建立的通道,以内视镜由后往前摘除肿瘤。许原祯表示,因肿瘤位在颅底、眼窝并贴近主动脉,加上肿瘤已沾黏翼管神经,剥除不易,手术深度更须战战兢兢,一点一点从翼管神经上剥除肿瘤,避免伤害主动脉造成大出血。
许原祯透过微创手术保留原本黏膜组织,减少不必要的破坏,不但术后復原快,对病人日后生活比较不会造成困扰。张先生手术拆除肿瘤炸弹后復原良好,吃东西再也不会鼻水直流。他感谢医师仁心仁术,让他脸部外观与功能都没改变,也解决心头大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