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直线下滑,冷空气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上升;低温则会刺激血管收缩,使得心臟负荷加剧,因此,使冬天成为心臟病好发季节,有心臟病史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年长者,要特别注意保护心臟健康。
彰化基督教医院心臟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简思齐表示,心臟病在任何年龄层皆有可能发生,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利,而造成心臟病的原因眾多,可分为先天及后天危险因子两种。
●先天危险因子
(1)遗传
简思齐指出,家族成员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病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会比一般人高。尤其是有直系血缘的男性在55岁以前、女性在65岁以前,就因心臟病发猝死或心肌梗塞,属于高危险群。
(2)年龄
随着年纪增长,身体会时间逐年老化,当然血管也无法幸免于难。当血管随年龄增加而老化时,使得动脉粥状硬化愈来愈严重,动脉血管壁会逐渐变厚及变硬,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跟着增加。
(3)性别
女性荷尔蒙能保护心血管,因此,心臟病的性别发生率,男比女是3:1。但进入更年期后,女性因为少了女性荷尔蒙保护,得到心臟病的机率便与男性差不多了,一般而言,男性过了45岁、女性55岁以后,就进入心血管疾病危险期。
●后天危险因子
(1)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
血压愈高,发生心血管疾病机会大增。因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使心臟负荷处于高压状态,使心室变得肥厚;也会对血管壁造成伤害,造成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及狭窄,进而导致心臟肥大、狭心症、心肌梗塞、心衰竭等问题。
据统计,糖尿病罹患冠心病的机率是常人的2倍以上。因高血糖会使动脉壁较容易产生发炎反应,血管管壁受损;加速斑块沉淀于冠状动脉,形成动脉增厚、硬化,导致负责输送血液至心肌的血管变得狭窄,心肌进而产生缺氧,导致心臟病。
胆固醇过高者罹患心臟病的机会比普通人多3倍,因为体内过多的胆固醇会堆积在血管内,造成动脉粥状硬化,使血管日渐狭窄,阻碍血液流通,心肌因此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严重导致死亡。
(2)肥胖
随着饮食西化,肥胖是许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简思齐表示,而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慢性病机率较高,而这些疾病又会诱发冠状动脉心臟病、心衰竭、中风等。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者,为心臟病高危险群。
(3)抽菸
根据美国疾病管制局(CDC)的菸害报告指出,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达2~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吸菸者的家人因为暴露于二手菸中,也会大大提升死于中风和心臟病的机会。
简思齐说明,抽菸是冠状动脉疾病重要的危险因子之一,因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让血管缺乏弹性、血液变得黏稠。若血管阻塞发生在冠状动脉,则形成心肌梗塞;发生在周边血管,即为周边动脉疾病;发生在脑部血管,则造成缺血性中风。
(常春月刊/编辑部整理、文章授权提供/KingNet国家网路医药 黄慧玫、谘询专家/彰化基督教医院心臟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简思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