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义市道上教会课辅老师黄俊育为了教育放弃医生工作,承担家人失望目光和失恋之痛都不改初衷,他原先在触爱教会任职,该教会却被庞大人事开销压的喘不过气,黄俊育因而另谋出路以支持志工理念,更创立「高中志工」制度以节省开销,期盼能打破社福单位清贫、伟大的「壮烈」形象。

黄俊育毕业于成功大学医学院,并顺利取得医生执照,但他退伍后不愿进入白色巨塔,接受台湾福尔摩沙触爱服务社区协会邀请,去当有给职的辅导主任,但他发现触爱协会被庞大人事开销压的喘不过气,黄俊育不愿增加协会负担,决定另谋出路,到补习班和国中任教,自己赚钱以支持志工理念。

触爱协会的经验也给黄俊育当头棒喝,他想打破社福机构清贫、伟大的「壮烈」形象,更发现协会单位老师要照顾近30位弱势孩子,与台湾经济结构相较根本不成比例,他相信国人爱心满溢,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起。

黄俊育于是创立志工制度,到附近的高中招募有心助人的学生,每次的报名者都超过需要人数,多的志工还能派往其他协会服务,此制度也让教会省下大量人事成本,「现在一年课辅班的经费约20万,在过去的协会,大概2个月就烧完了。」

黄俊育创立志工制度,邀请附近的高中生来辅导国中小的学生,为教会省下大笔人事开销。(图/马景平摄)
黄俊育创立志工制度,邀请附近的高中生来辅导国中小的学生,为教会省下大笔人事开销。(图/马景平摄)

在道上教会,黄俊育不亲自教书,他负责培训青少年志工成为老师,由高中生照顾国中小的「弟弟妹妹」,彼此年纪相仿而容易建立信任,志工们于服务中学到责任,孩子则在志工身上看到榜样,让「教学相长」不再是个口号,各年级的孩子都能够得到进步。

名为课辅班,但分数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黄俊育希望学生们能找到「想做的事情」。他提到,有位孩子来自低收入户,升学时在高中和高职间犹豫不决,最终因老师们的鼓励选择技职体系,如今在国内名列前茅的科技大学中如鱼得水,不论是实务或理论课程都乐此不疲。

「穷人孩子早当家」对黄俊育而言也不只是句俗谚,他说,弱势家庭学生往往早熟懂事,在幼年时就会体悟到生活的不容易,找到人生方向便会更加倍努力,如今有许多类似经歷的孩子在各领域大放异彩,成为他心中最大的骄傲。

更多 CTWANT 报导

#黄俊 #志工 #协会 #教会 #触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