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肥胖联盟估计,全球过重或肥胖会从2014年的20亿人增加到2025年的27亿人,已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当前问题与挑战。以台湾为例,108年台湾国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项与肥胖相关,研究亦显示,肥胖患者相较于体重健康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超过7倍,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肥胖视为一种慢性疾病。

为照护国人健康,国民健康署从各生命周期的营养需求,搭配社区、学校、职场等不同场域,和与教育部、农委会、劳动部等跨单位结合,共同建置相关政策规定、资源平台、支持网络和介入方案等,例如与教育部合作推动「健康促进幼儿园」使幼儿均衡饮食比例增加及家长与教师的营养健康识能提升、健康促进学校更将「健康体位」纳入生活技能教材中,提升学童健康识能。

依据WHO肥胖盛行率定义计算,我国5-19岁儿童及青少年之肥胖盛行率由2015-2018年的11.4%降低至2016-2019年11.2%,与APEC国家相比由第10名降至第11名,在APEC亚洲国家中也由第4名降至第5名。

根据国际大型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的肥胖症患者渴望医师和他们讨论体重,但在医病间未讨论体重的情况之中,绝大多数的医师认为病患对体重控制没有兴趣,由此可见医病间的认知有极大落差。台湾肥胖医学会理事长杨宜青表示,台湾的调查也发现类似的情形,多数民眾认为管理体重是自己个人的责任,抑或是担心被歧视或标籤化,而不想对外提出协助,其实文献证实,若有专业医疗协助的介入,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及根本原因找到最适合的方式,会比自己进行控制体重更有效果。

世界肥胖联盟特别打破传统将Obesity(肥胖)的拼法反转变成Ytisebo,让民眾瞭解肥胖是一种疾病,有时无法控制不单纯是意志力的问题,藉此创造正面友善的社会氛围,消弭歧视和标籤化,进而鼓励患者愿意寻求协助。 体重管理除了患者积极的调整生活习惯外,透过政府建构的支持系统和资源网络,更可加入医疗专业人员的主动协助及社会大眾的共同支持,让面对肥胖控制的路上,不再自己一个人难瘦。

更多 CTWANT 报导

#肥胖 #体重 #台湾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