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靠着砖窑厂发迹的唐荣,在60岁那年,也就是1939年第2次大战期间,收购日本人留下的炼钢设备,创立「唐荣铁工所」,后来改名「唐荣铁工厂」。
随着事业愈做愈大,唐荣为了扩充版图向民间借高利贷,却遇到越战爆发,导致财务陷入危机,事业体遭政府强制接管。1962年,唐荣铁工厂改组为台湾省营事业,唐荣抑郁而终;1999年精省后,唐荣铁工厂隶属经济部,成为国营事业。
精省这年,40岁的何义纯担任省府交通处主任,该单位当年就是唐荣铁工厂的主管机关。不久后,何义纯与时任桃园县选区立法委员朱立伦、民进党文宣部主任郑运鹏获选杰出青年,他代表省交通处到美国参访柏克莱加州大学、德拉瓦州等数个州政府及民间机构,为期一个月。
「那趟出访,我看到国外企业除了创新,许多有能力的高手也不一定会留在政府单位工作,会选择创业打拚。」站在首度于媒体曝光的唐荣车辆高雄路竹厂里,何义纯向本刊记者娓娓道出美国行让他大开眼界,更埋下创业的种子。
当年返台后,何义纯的老师、时任省交通处处长陈武正,转任唐荣铁工厂董事长,何义纯跟着他到唐荣铁工厂担任机械厂副厂长,身兼公路车辆事业部经理。
此一决定,等于放弃当时人人欣羡的「十八趴」,「那个年代,由于公务人员薪水较低,政府透过特别预算,给了公务人员18%的优惠存款利率,不过,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政策,既然是不合理的事就不会长久。」何义纯说。
更多 CTWANT 报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