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近日出现层出不穷的「天坑」问题,市议员黄健豪19日在业务质询时强调,这类事件通常是工程品质、水管渗漏、原有地质等问题造成,牵涉到建设、水利、都发三个局处的横向沟通,要三局处合作,才有机会预防再次无预警出现天坑。
出现天坑、道路陷落等问题。黄健豪认为,除了工程品质之外,通常都是因为雨水冲刷、水管破裂等跟水有关系的原因,再者就是台中市因为经歷大范围的重划,许多地区原有的土壤地质本来就比较松软,只是在重划后已经看不出来,这时就更需要相关局处通盘检视,预先解决问题。
黄健豪举例,在柳川旁的柳阳西街,7月初就疑似因大雨过后土壤流失,造成约1平方公尺的下陷,当时就邀建设局、水利局等局处会勘,初步认定下方有排水沟渠经过,可能是排水沟渠漏水造成的问题,但实际发生原因还需再观察。
直到8月初在台中市造成各处积淹水的大雨,原有的塌陷面积扩大到至少3平方公尺,一旁电信箱基座掏空、座椅掉落,影响人行道及柳阳西街路基,19日终于派工进场修復。黄健豪说,这事件歷经两个月,从轻微下陷变成影响路基的小型天坑,可以看出单纯的补土回填,已经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上述的案例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加上市民都非常关注从高雄到台中等都会区,竟然都陆续出现天坑问题,台中市虽已委请第三方公正单位进行总体检;黄健豪建议,相关局处在日常的道路维护及施工时,应该也要加强科技探测的能力,让市民能安心出门上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