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今年7月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草案」(CBAM),预计2023年实施,2026年生效,经济部今(4)日指出,CBAM管制项目248项中,我国有212项输欧,其中以钢铁制品为主,金额为245亿新台币。经济部指出,欧盟CBAM实施对欧盟贸易伙伴有相当程度衝击,我将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在WTO持续关切,确保CBAM符合WTO规范。

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今邀请环保署、经济部、交通部等正副首长进行「我国达成2050年净零碳排目标之具体作为以及欧盟宣布『碳边境调整机制』之对企业影响评估及因应措施」、「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法方向及 修法期程」专题报告。

经济部表示,国际海关六码货品共有1万2287项,欧盟CBAM管制项目有248项,2019年占总货品别2%,包括水泥、电力、肥料、钢铁、铝五项;受管制产品输欧金额部分,248项中我国有212项输欧,金额为245亿新台币,占欧盟总出口3.6%,其中以钢铁制品为主。

经济部指出,因输欧占比低且我国产品碳含量优于世界平均,短期仍具竞争力,对我国产业短期影响有限;中长期影响尚待密切观察,因为欧盟CBAM实施对欧盟贸易伙伴有相当程度衝击,中、俄、澳、印尼等国已公开质疑其不符WTO规范。

而我将联合其他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澳洲、俄罗斯等会员合作,在WTO关切欧盟CBAM内容是否符合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基本规范,以及可能衍生的非关税贸易障碍,目前欧方允诺CBAM将符合WTO规范。

经济部表示,政府自2016年起结合全国工业总会、产业公协会及350个相关业者成立石化、钢铁、纺织、水泥、造纸、电子及其他行业等7个行业的减碳工作小组平台,协助产业订定减量策略目标,加速推动各项减碳措施。

#欧盟 #CBAM #经济部 #碳边境调整机制草案 #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