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约有5至10%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过,最常见于十二指肠和胃。长庚纪念医院藉由院内临床数据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不管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胃溃疡合併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无此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在于幽门螺旋杆菌基因型态不同。
●幽门杆菌基因型别有异 潜伏于胃与十二指肠各有不同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肝胆胃肠科教授叶昭廷研究团队,利用尿素酶(UreaC)基因型分类后发现,UreaC基因3型的幽门螺旋杆菌与胃溃疡存有显着关联,但与十二指肠溃疡并无关联性。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肝胆胃肠科副教授级主治医师陈聪兴表示,此研究结果可提供医生,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后续追踪参考,尤其胃溃疡患者。
陈聪兴补充,如发现患有胃溃疡,务必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且务必治疗到根除,希望此研究成果未来能对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向。研究成果已于2021年6月发表在国际期刊「转译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患70%以上带菌 须考虑抗生素必要性
2019年研究团队收集共600名接受胃镜检查个案的胃部切片检体,与2001年1030名个案进行比较研究,证实了幽门螺旋杆菌发生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基因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陈聪兴说明,幽门螺旋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会引起粘膜的慢性发炎,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疾病调查显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高达90%以上,胃溃疡与胃炎患者也有70至90%,胃癌患者则达50至60%。若使用特定抗生素灭菌根除,消化性溃疡復发率可由75%降至5%,也因此,当消化性溃疡经长期治疗仍无法痊癒或缓解,就要考虑有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80%带菌民眾不会表露病症 陷入胃腺癌高度风险
陈聪兴提醒,现今约有50%的世界人口能在其肠胃道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但超过80%的带菌者并不会表露病徵。根据卫福部统计,台湾健康人口群中,感染胃幽门螺旋杆菌人口高达1千多万人,都是罹患胃腺癌高危险群。
陈聪兴指出,民眾如果检测是因幽门螺旋杆菌造成溃疡,应该积极的接受治疗来减少溃疡的復发。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幽门螺旋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不可不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