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偕医院泌尿科医师陈钰昕在脸书发文指出,睪丸癌是15岁~35岁的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好发在青壮年族群,平均罹癌年龄为30岁,虽然睪丸癌相对来说比较少见,但还是必须小心预防,由于睪丸癌早期唯一可以自我察觉的临床病徵为「无痛性的睪丸肿块」,因此陈钰昕医师便提供了5个病徵,让男性能够在洗澡时顺便自我观察。
1、摸得到睪丸内有硬块,初期不会疼痛,但会逐渐增大
2、因睪丸内肿瘤变大,导致睪丸形状变得不规则且突出
3、睪丸触感变坚硬,按压下去无弹性、无痛感
4、感到睪丸重量变重且明显下垂
5、下腹部产生垂坠和拉扯感
陈钰昕医师透露,患有隐睪症或患有睪丸癌家族病史的人,是罹患睪丸癌的高危险族群,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自身状况,避免错过早期治疗时间。此外还有不少人会问,治疗后是否会影响到未来性功能或生育能力,答案是多数人都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医师还是会建议要先把精子冷冻起来。
不过他也提醒,并不是摸到睪丸有硬块,就代表一定罹患睪丸癌,另外像是副睪/睪丸发炎、睪丸扭转、疝气、精索静脉曲张、阴囊积水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睪丸肿块,如果有任何不适,还是要尽速就医,交由专业医护团队进行诊断和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