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不少人开始进补,但有民眾吃了养生大补锅后出现大颗疔疮、睡不好频作梦,看中医才发现居然是吃太补!奇美医学中心中医部总医师梁佑尔说,民眾常误以为天气冷就应大量温补御寒,但现代人营养过剩、忙碌、少运动,体内常郁热,她提醒,冬令温补要循序渐进和对症进补,避免越补越虚。
11月7日是「立冬」,鑑于不少民眾也这时候会开始食用姜母鸭、烧酒鸡、麻油鸡、羊肉炉、药炖排骨、十全大补等补品,但同一道药膳,有人吃后觉得滋补,有些人却会吃出毛病,梁佑尔说,冬季人体消化机能活跃,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适合饮食调理,但切记盲目进补。
梁佑尔说,门诊有位病患因有甲状腺肿瘤病史,长期接受中医调养,最近脸部及臀部皮肤出现多颗疔疮、睡眠品质不佳,深入询问发现是吃太补。
她强调,消化好,才有利于营养吸收,否则补了只是加重胃肠系统负担,甚至产生腹胀、胃痛、拉肚子等不适,而低温会刺激胃酸,但胃部蠕动反而减缓,食物易积滞,对于平常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者,恢復胃肠功能是冬天进补重点。
但她也说,有2类体质民眾进补必须谨慎,分别是体瘦、长期晚睡、大便偏乾、容易皮肤过敏或长痘痘、身体常觉燥热,舌头细瘦加上舌色红、舌面有裂纹,属于中医「阴虚有热」;或是肥胖、饮食油腻、脸容易出油、身体困重酸重、大便软黏,舌头形状胖而舌苔厚,属于「痰溼内盛」体质,这两类人可用清补、通补方式,选择甘润生津又好消化的食材。
她强调,冬令进补只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面向,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还是需要注意保暖避寒、休养生息,适当运动锻炼和脑力活动,并注意调整好饮食消化,才有益于养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