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经常忽视口腔健康管理,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指出,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容易因口腔黏膜受伤出现口乾、吞咽困难、疼痛、口腔黏膜炎等问题,让原本就受损的伤口更难癒合,增添感染风险,建议癌症患者先接受牙科评估,再进行化疗与放射性治疗,才能维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今天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举办国际癌症口腔照护研讨会,指出头颈部癌症的晚期患者,若能接受良好的口腔照护,可大幅降低手术后的口腔併发症风险,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前,更应进行蛀牙、牙周病检查,必要时还得先拔牙阻断感染因子。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牙科部主任吴家佑表示,据统计,约有4成癌症病患接受化疗或放射性治疗后会引发口腔黏膜炎,于口腔或口腔周边部位进行放射线治疗的患者,百分之百会出现口腔问题,而根据日本的研究显示,进行口腔护理可降低近5成的术后併发症。

根据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未接受口腔护理的头颈部晚期癌患者,高达6成4的比例会出现术后併发症,接受口腔护理的晚期患者,仅有1成6的比例出现併发症。

这些併发症包含口腔黏膜炎、念珠菌感染、牙周病等,吴家佑指出,癌症病患本身抵抗力就较差,需要补充适度营养,因此一旦口腔出问题,不只容易发炎造成全身性感染,还无法进食维持身体机能,病况就容易越来越差。

今年上半年国内发生大规模的本土新冠疫情,吴家佑坦言有不少口腔癌患者受影响,疫情前早期与晚期的比率约各半,但疫情后发现晚期的比例约上升到7、8成,而口腔癌只要进入晚期,除手术切除外,还需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等疗程。

吴家佑表示,有些患者会用温盐水、含有酒精的漱口水进行消毒,或听信偏方用茶水漱口,其实都是错误观念,反而会造成口腔黏膜刺激,延缓癒合的反效果。

北医大口腔卫生学系主任周幸华指出,接受化疗、放射性治疗后的口腔黏膜相当脆弱,清洁时应先用温度不高的水湿润口腔,再用海绵清洁,等伤口癒合可用牙刷时,再正确洁牙,才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炎发生。

#口腔 #併发症 #化疗 #放射性治疗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