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何先生抽菸喝酒数十年了,因左侧颈部有肿块且随时间变大而到医院就诊,医师经局部检查与鼻咽内视镜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黏膜表面的肿块,进一步安排头颈部超音波配合细针抽吸检查后,才发现肿块是口咽癌转移的淋巴结,也即时安排了诊断性的扁桃腺切除手术,何先生得知菸酒是危险因子,直呼「不敢再碰菸酒」。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耳鼻喉科医师陈世玺指出,这名患者抽菸喝酒数十年了,他自述,左侧颈部上段有一个约两公分的无压痛肿块,且随时间变大,同时咽喉处有些许异物感。然而经局部检查与鼻咽内视镜检查,都没有发现明显黏膜表面的肿块,进一步安排头颈部超音波配合细针抽吸检查后,才发现肿块原来是癌症转移的淋巴结,进而左侧扁桃腺内发现一个小于一公分的恶性肿瘤。
陈世玺说,颈部肿块临床诊断上会根据患者年龄、肿块有无变大、肿块位置、大小、质地软硬、是否红肿热痛、是否可以移动、有无伴随其他症状等,配合其他局部理学检查来综合判断。一般而言年龄大于40岁,肿块体积较大且在数周到数月间持续增长、质地硬、无压痛、不可移动,都是较有可能为恶性肿块的特徵。
陈世玺表示,近年来,头颈部超音波在耳鼻喉科有长足的发展,最常应用的范围之一就是协助评估颈部肿块。超音波不具辐射,检查快速方便,对软组织的影像解析甚至比电脑断层要好。头颈部的区域中除了顏面骨、喉部软骨与气管会阻挡超音波之外,大部分需要观察的部位皆可利用超音波加以检查。
超音波影像可以协助医师更进一步的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以颈部淋巴结为例,体积较大、形状较圆、边缘不规则、淋巴结内有局部坏死、淋巴结内的血流分布异常等,都是恶性肿瘤的指标。而当有怀疑时,就可以使用超音波导引的细针穿刺,针对肿瘤抽取部分细胞来做病理检验。
陈世玺强调,菸、酒、槟榔是头颈部肿瘤的高危险因子,患者壮年就罹口咽癌,幸好患者及早发现,在接受化疗与放射线治疗后,已无残存癌细胞,目前定期在医院追踪中。患者确诊后也努力戒菸、戒酒。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喝酒过量,有碍健康!
★中时新闻网提醒您: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吸菸有害健康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戒菸专线:0800-636363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