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稻埕重要茶商宅第建筑陈天来故居,由于子孙意见分歧,让修復之路遥遥无期,台北市文化局依《文资法》履行市定古蹟修復,刻正进行300件古物保存计画盘点,预计明年底动工、2024年完工,创下台北市首例。
文化局委托民间团队,前往陈天来故居展开系统性调查、研究,以科学手法盘点列册,拍下影像建檔,未来会优先修復具保存价值的文物。
文化局指出,故居採用的地砖由东南亚进口,与1920年代台湾流行样式不同,茶几、桌椅是用印度紫檀或台湾红桧制成,样式横跨台湾手工匠艺至大陆闽式风格,显示陈氏家族横跨台湾、大陆,甚至于东南亚的庞大经商版图。
民间文物盘点团队表示,以往古蹟修復看不见文物,只注重建物修復,但屋里的文物也相当重要,完整修復才能重现当年风貌,家族文物盘点的例子不多,仅个位数,比如国定古蹟雾峰林家,陈天来故居是北市首例文物调查研究,动用科学仪器判断出产年份、工艺及特性,再判断文物保存价值。
未来陈天来故居修復后,将成为史料展陈馆,陈天来后代陈守源说,盼故居开幕后能和大稻埕景点串联,带动整体街区观光,希望能让地方变成更好。
陈天来第5代子孙陈淳渱透露,亲戚不团结,为这栋房子争吵多年,她和父母希望能够将故居与文物捐给市府,才能做最好保存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让大家了解陈天来家族歷史。
文化局说明,明年底完成文物清点,将耗资1亿元修復建筑,规画明年底动工,预计2024年完工,届时适逢陈天来宅第建成百年,让故居再现百年前歷史风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