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民生物价连翻涨,不只小吃店,连早餐店加蛋也要多15元,涨幅高达5成以上,不少民眾哀号荷包爆瘦;中华民国养鸡协会指出,主因在于半年来玉米饲料飙涨、天冷母鸡不下蛋,导致蛋价创下近2年新高点。
养鸡协会蛋农组长黄荣珍指出,半年前进口蛋鸡时青黄不接,导致秋冬在养蛋鸡数量下滑,加上半年来进口饲料4度涨价,光玉米就从每公斤10元涨到15.6元,鸡蛋饲养成本涨幅超过5成,饲料厂更预告后续还将再涨9角;近日气候温差大,蛋鸡管理不易,产蛋量锐减近1成且不稳定,导致蛋价在盘商预期心理下连番飙涨。他强调,产地公告价会依农委会要求维持平稳、年前不会再涨。
蛋农感嘆,2年来鸡蛋供应受疫情影响大乱,因为需求不强,盘装、散装箱蛋的产地价格持续低迷,每台斤不到30元,几乎无法反映成本,去年下半年以来,蛋鸡购买成本、饲料成本都一路飙涨,产地价格涨价只是回归市场机制。
蛋农也指,进口饲料全部在海上塞柜,饲料厂一路喊涨已让大家吃不消;目前产地每台斤的收购价格34.5元根本不能完全反映饲养成本,拥自有品牌、销售通路的蛋农,每盒蛋一台斤装,单价早就在60元甚至至80元以上;许多蛋农为了减少亏损,乾脆减少饲养量,甚至准备在农历年前让蛋鸡强迫换羽,避免养愈多赔愈多,因此散装鸡蛋产地供应量可能会再限缩,蛋价恐怕要到年中才能回稳。
早餐店业者无奈指出,去年上半年一篮鸡蛋20斤也才500多元、去年底已经逼近700元,不光是鸡蛋、各项原物料都连番涨价,实在是不得已,苦撑到元旦之后才决定涨价。
彰化县农业处长邱奕志表示,疫情期间鸡蛋产地价格疲软,每台斤20多元,蛋农已没利润,如今进口黄豆、小麦、玉米价格不断飙涨,玉米更翻涨一倍,批发蛋价回归盘商市场机制,涨价难以避免,建议中央适度释出公粮、捣碎米给畜牧场、鸡农,补贴饲养成本,减少蛋农亏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