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又精致的餐点,一不小心就会让身材走样,对此,营养师李其昀表示,电子体重器上除了体重外,许多数值大家几乎一知半解,较常听到的包括BMI、体脂肪,内臟脂肪、骨骼肌率、体年龄、基础代谢率等,其中「内臟脂肪」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项指标,尤其慢性病患者更是马虎不得,因此特别提供4招改善高内臟脂肪的饮食方针。
李其昀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人体的脂肪分为两种,分别是皮下脂肪与内臟脂肪,内臟脂肪顾名思义就是包覆或囤积在肠、胃、胰臟、肝臟等器官的脂肪,大部份会集中在腹腔内臟附近,与许多慢性疾病息息相关。
而营养师多半会根据「肚腩外观」,目测患者是否内臟脂肪过高,大部分小腹比较凸出的,多是内臟脂肪含量比较高的,但也有一部分「隐性肥胖」的人不会有明显的外观特徵,这就是有潜在风险的「泡芙人」。
李其昀提到,一般成人正常内臟脂肪指数大约落在1~9,10~14就是肥胖,15以上就属于高危险;营养师通常会严格要求这一类患者严格管控自己的饮食与作息,不然几乎百分之百会有健康的危害。最后李其昀提醒,除了饮食外,持续且适度的有氧运动更是不可少。
如果家中体重计无法测出内臟脂肪的数值,可利用2个最简单粗略的检测方法,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可算是高内臟脂肪的高危险群。
▍拿出皮尺,成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
▍腰围÷臀围,成年男性腰臀比例>0.9、女性>0.8
李其昀也分享4种有效改善高内臟脂肪的饮食指标:
1、降低精致淀粉的摄取
少吃白饭、麵条,并多吃原型淀粉类,例如:糙米、马铃薯、地瓜等。
2、少吃精致糖(甜食与含糖饮料)
精致糖容易快速形成脂肪,囤积在体内。
3、油脂摄取不宜过高
尽量选择好的油脂类,不要超标摄取。
4、足够的蔬菜
多吃深色蔬菜,不要只吃叶菜,根茎叶也要吃,补充膳食纤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