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开工,工作就立刻排山倒海而来!长期工作被压得喘不过气,却也一直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只要一想到上班就完全提不起劲,甚至开始萌生自我怀疑的念头,这样的状况到底该怎么纾解才好呢?
●你有这些行为、症状吗? 小心「工作压力爆表」徵兆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联青诊所的心理师倪家珍说明,所谓的压力是主观的看法与感受,每个人的容受度也有差异,民眾可以先从身体现象做判断。
例如:常头痛、便秘或拉肚子频率高、心跳变快、流手汗、严重失眠、胃酸过多、胃溃疡或有慢性疲劳等症状,都可能是压力超量的症状!更严重者,则有可能当想到要去上班的念头就开始感到害怕,或是以前可以执行的事,现在觉得困难,或是难以完成,精神无法集中。
不只是生理和认知上的徵兆,行为上也可能有改变,例如:吃甜食的频率和份量增加,或是喝过多的咖啡提神,购物频率变高,还有些人则是靠由药物或饮酒来消化处理。上述行为也许有短暂的效用,但长期下来都有后遗症,且最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源改善心理压力,一旦压力事件发生,更多生理不适症状又开始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认清压力来源! 3招解开压力的枷锁
若想要避免身体因为压力亮起红灯,学会适时放松、调节压力、处理情绪很重要,倪家珍分享以下3招,协助大家调节压力。
▸第1招:学会认知自己目前状态
通常压力来源可分成:外在压力事件(工作、人际关系、亲人的照顾等)、内在压力事件(自我要求、对于未来的忧虑),审慎评估自己的压力源头是什么,并从中找到压力源头与梳理相关的思维。
压力事件发生后,也可进一步将事件区分,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控、哪些是不可以掌控。例如:担心迟到,出门路况塞不塞车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但可以选择提早出门。因此,面对可以掌控的压力时,可以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不能掌控的压力,则可以针对自身的观点或情绪作调节。
▸第2招:运用压力指数量表检测压力
「压力指数量表」是一个提供民眾瞭解目前自身压力状态的参考工具。但其实在临床上也发现,不少民眾其实身心长期承受极大压力,但主观上却不觉得自己压力超标,因此建议可以进一步做「功能医学-压力荷尔蒙检测」或是「自律神经检测HRV」,来了解现在身心是否压力乘载过荷。
▸第3招:生活中学会适时放松自己
面对压力来袭,身体会自动採取合适的应对反应。因此,如何在压力反应过后,让身体回归放松与平衡,是很重要的。
但有些民眾就是无法「放松」,因为一放松下来就会觉得自己「太废」,或者也有部分民眾,处于紧张或高压状态却不自知,建议可以观察自己是否有常紧握拳头、习惯性咬指甲、磨牙、咬牙,身体易不自主地紧绷、语调变高、语速变快,说话跳跃等现象。生活中,也不乏民眾对于工作责任感已「过度内化」,习以为常,进而忽略或否定休閒娱乐的重要性。
在松紧之间,找到自己生活的节奏,放松与生活乐趣是绝对必要的。可以从练习改变「呼吸」速度开始做起,刻意让吐气变长、比吸气还要长,同时也可以搭配正念减压练习、瑜伽、太极拳、雅乐身心动态等,进行全身性的身心动态活动,帮助身心放松。
最后,如果觉察到自己的焦虑或情绪,已经难以自我调节时,也可以透过专业检查、心理谘询,来进行心理压力的梳理与管理,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才能迎向自在人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