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六房妈过炉仪式是云林县一年一度大事,每次都有至少10万人次信徒随香,2017年获文化部登录为国家重要习俗。(本报资料照片/周丽兰摄)
云林六房妈过炉仪式是云林县一年一度大事,每次都有至少10万人次信徒随香,2017年获文化部登录为国家重要习俗。(本报资料照片/周丽兰摄)
中华民国六房妈会今(26日)举行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神尊维修工作,与会者大多数同意修復。(周丽兰摄)
中华民国六房妈会今(26日)举行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神尊维修工作,与会者大多数同意修復。(周丽兰摄)
修护师简报修復方法。(周丽兰摄)
修护师简报修復方法。(周丽兰摄)

云林六房妈过炉仪式是云林县一年一度大事,已入列国家重要民俗,每年都必须移动一次的清朝年代神像六房妈正驾,这几年被发现脸部的漆有裂痕及剥落、左侧脸有被蛀的小孔,六房妈信徒今(26日)开会讨论「粉面」的维修工作,为避免神像看起来变成新的,将聘请专业人士以医美级技术,採逐次上漆方式修补。

云林县斗六市、斗南镇、虎尾镇、土库镇、大埤乡一带的信仰「六房天上圣母」(俗称六房妈),没有固定寺庙,由上述5乡镇34庄每年轮流临时搭建红坛供奉,最原始的六房妈神像年代可回溯350年前。

年代久远的六房妈神像,信徒基于维持现状而鲜少补漆维修,但因过炉移动、长时间烟熏影响,六房妈脸部出现漆层严重老化掉落、左额头有蛀虫孔洞、局部木胎外露等损伤。

中华民国六房妈会今(26日)举行会员代表大会讨论神尊维修工作,把六房妈祖神尊请到现场,由修护师李志上简报受损状况,并提出几种修护工法供选择,与会者大多数同意修復。日前修护师掷筊请示妈祖,也连续获得3次圣筊。

李志上表示,神尊的左额头蛀虫孔洞虽是旧的但已外露出来;搬迁过程神冠的珍珠撞击、黄金项炼过重,局部已出现木胎外露,受损的伤口若不处理会越来越严重。

会员代表大会决议先做治疗性维护,再做局部医美,让神像可维持既有容顏但又不至于突兀;因六房妈每天都供奉在神桌上,维修工作将在深夜进行,每次2小时,每次只上一点涂漆,慢慢堆迭看起来会自然一点。

云林县府文化观光处文化资产科长张力元表示,六房妈过炉仪式是国家重要民俗,但神尊未申请古物身分,但以其年代来说是具有古物身分,他建议依公有古物修復方式进行,不做过多变更,修旧如旧,保留旧有的歷史轨迹。

#六房妈 #神像 #修復 #维修 #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