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客家语言及文化,屏东县政府结合社会处与客家事务处跨处合作,于县内客庄内埔乡社区公共托育家园,仿造毛利语言巢,打造全台第一间婴幼儿客家语言巢,让孩子从小在充满客语的环境中成长,落实客语向下扎根。
根据研究,在1970年代只有23.3%毛利人能说流利毛利语,少于1%的5岁幼童能有毛利语对话能力,让族群开始面对族语灭绝威胁;有鑑于此,毛利人于1982年创设语言巢,利用族人对于家庭的重视,让熟知相关语言及文化的长者,亲自教导6岁以下孩童,学习语言及族群文化。
屏县府社会处妇幼科长吴竹萍表示,这个语言巢计画主要是仿效纽西兰毛利语语言巢模式,委托屏东科技大学于东寧国小育英分校于校园内办理「内埔社区公共托育家园」,集客庄地理优势与客委会支持,成为全台首创「婴幼儿客家语言巢」托育机构。
屏科大幼保系表示,藉由在日常照顾中,由托育人员以客语与园内婴幼儿自然地互动及游戏,打造自然客语学习及生活环境,未来也将透过亲师座谈及亲子游戏方式,提升客籍家长的客语保存意识及行动,连结家庭力量,鼓励家中长辈多与小孩用母语互动,一起致力于客家语言及文化传承。
屏县府客务处指出,内埔家园重视亲子共读,除购置大量婴幼儿绘本、每日实践绘本故事朗读时间,并配合每月节气时令设计绘本相关体验活动,更鼓励家长借阅图画书回家共读。未来也会将语言巢模式推广到屏东更多客家乡镇,让客语保存从婴儿牙牙学语的那一刻就开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