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肺炎本土案例持续攀升,根据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确诊者有99%为轻症或无症状,但国外研究发现,先前曾罹患Omicron的病人康復后,大脑中记忆力似乎会受到损伤,工作上显得力不从心。台安医院脑、脊髓神经内科陈允中医师在《健康疗天室》特别提醒,4个脑雾(Brain fog)徵兆要小心,以免长期伤脑,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陈医师分享护脑关键与改善之道。
●脑雾是什么?
与脑实质病变不同,脑雾并不真的是种疾病,而是偶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上认为,脑雾成因包括长期压力、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规律、营养失调、缺乏运动和荷尔蒙改变等。
脑雾的核心症状,包括失神 、专注力涣散,像是平时拿手熟练的事,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完成。此外还会让人更健忘、思考理解力退化,和别人沟通时,无法精准表达,常常想不到适合的字句。也有人常常感觉倦怠,身心都昏沉疲劳,觉得身体疲劳,好像怎么睡都睡不饱;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耳鸣、脑鸣、头胀,或头重脚轻等症状也常被提及。
●长期新冠后遗症 伤脑研究持续发表
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 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杂志的近期论文中,研究者提到新冠病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包括头痛、疲劳和头晕。另外一篇刊载于《传染病杂志》( Journal of Infection)的论文,其研究人员对 120 名 COVID-19 患者进行持续3个月的追踪,结果有3成患者认为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也大受影响。报告中特别指出,这并不仅限于住院的患者。即使有轻度症状者,也有回报类似神经系统的困扰。
●脑雾可以改善吗?
陈允中医师指出,虽然因为长期新冠后遗症,使脑雾状态受到重视,但是其实许多慢性疾病或生活习惯也会导致脑雾,像是肥胖、长期睡眠不足或一场重病之后,都可能让人感觉认知功能有所变化。
值得庆幸的是,脑雾现象有改善的契机:
医师特别提醒,规律运动及常到户外活动,不但强化脑部、血管、肌肉骨骼的机能,更能使得情绪较容易保持愉悦平稳。就算只是每天散步个几分钟,也对脑部健康有益处。
除此之外,保持好奇心、接触新事物、参加各种课程、学习新知、阅读书报杂志等,都可以活化脑力;聆听音乐、唱歌,可以强化记忆力,也让身心放松,都是削减脑雾的好方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