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不但是将身体不需要的废物排出,也可以从排泄物的形状看出身体是否健康。家庭医学科医师许书华和中医师林芷瑜指出,正常的排泄物形状应为长条形,如果太软或太硬都是身体正在发出警讯,除此之外,排便的频率会依体质状况不同,每天都排便不一定就代表健康。
许书华表示,粪便的形状以西医来说可以分为便秘型、正常型和腹泻型,便秘型的粪便较硬,因为水分吸收过多,所以会凹凸感较为明显,或呈现羊屎状;正常型则是长条状,上面有时会有些许皱褶;腹泻型的粪便多呈现为糊状、水状等较为松软的型态,需注意肠道是否有感染的现象。
林芷瑜也透露,就中医的观点而言,太细的粪便可能是因为气不足,且容易出现有便意但大不出来的状况;羊屎状粪便则可能因为生活压力大、肝气郁结、贫血等,会有火气大、口气重与脸颊红的问题,应避免上火的食物,例如辣的或炸的。
散状粪便是因肠道湿热造成,排泄物会有酸臭味,乳糖不耐症患者对乳制品呈现过敏反应时,也会出现这种状态的排泄物;水泻粪便可分为寒、热、伤食、虚、郁,最常见的是热泻,也就是吃坏肚子;另外饮食要节制,否则消化不良也会出现水泻。
林芷瑜指出1天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1次都算是正常范围,而中医认为最佳的排便时间为卯时(早上5点到7点),是大肠经最旺的时候,另外起床时喝一杯温开水,也可以活络肠道、促进排便。
对此许书华强调,并不是每天排便才代表健康,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排便频率,平时也可以从生活训练开始,像是在固定时间蹲厕所,饮食方面多补充膳食纤维和水分,还要养成运动习惯;另外也能喝决明子茶或车前子茶,因为种子类富含油脂,能够帮助润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