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冠疫情大爆发,药物是最后一道防线,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对新冠肺炎轻症用药规定,仅限65岁以上或有慢性病者。日前国内单日染疫死亡41人创新高,其中50到60岁就有13位,前彰化县医师公会理事长蔡明忠表示,显然这3成病患位在一开始发病时,根本用不到抗病毒药物,该年龄层大多是家庭经济支柱,呼吁用药年龄条件应下修,不能再眼睁睁看着病人从轻症转中重症,甚至死亡。

据指挥中心统计抗病毒药物每日领用情形,5月8日前每天仅发出百份,之后虽有上升,但每日也只有千份左右。蔡明忠指出,近来在各方催促之下,5月16日才增到3千多份,但后续是否能继续增加,或只是昙花一现,仍需观察;且今年截至5月17日,本土个案数已突破80万例,但仅开出8454人份Paxlovid和3445人份莫纳皮拉韦,开药比率仅1.4%,实在低得不可思议。

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开药比率低,蔡明忠分析背后2大原因,一是药物採购不足,今年1月底时,指挥中心宣布辉瑞口服药Paxlovid到货3200人份,当时还说台湾是继韩国之后第二个取得的亚洲地区国家,但之后就没下文,直到这波疫情爆发,4月中才再採购70万人份,其中35万人份将于今年第二季前到货,另35万人份採开口式合约。

蔡明忠表示,即便抗病毒药物最近有陆续到货,日前疾管署长周志浩在记者会上回答,国内口服药物库存还有1万3千700人份,并指「目前药物数量看起来还是充足的」,如果指挥中心是以开药比率1.4%来看,库存是足够的,其驼鸟心态可见一斑。

其次,开药条件太过设限。蔡明忠指出,目前指挥中心对新冠肺炎轻症用药规定,须年满65岁以上或有慢性病,但不少中年病患原为轻症,因无法用到轻症适用的Paxlovid,之后转为中重症,错失了发病前5天的黄金服药期,最后只能有效果较差的莫拉皮拉韦或是瑞德西韦,甚至与死神拔河。

「口服药的使用条件与採购量有关,就像是鸡生蛋、蛋生鸡。」蔡明忠强调,国内克流感药物备量是总人口的5%,而新冠疫情如此严峻,抗病毒药物竟然只备总人口的3%,根本不够,指挥中心应扩大採购,备药到总人口的10%,只要採购量足,使用条件及年龄就可放宽。他怒批,指挥中心口口声声说要与病毒共存,但药物採购不足,无法让民眾在轻症时就可投药,难道要民眾冒生命安全与病毒共存?

#轻症 #蔡明忠 #指挥中心 #用药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