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作业员30岁王先生疑因长期暴露在有害的粉尘烟雾中,近期反覆咳嗽,原以为是小感冒,但症状逐渐加剧,还会感觉到「肺快要咳出来」,虽曾使用气喘药物仍不见改善,转到亚洲大学附属医院经胸腔科医一系列检查,发现其肺部有肉芽肿组织「类肉瘤」,藉由药物治疗后症状大幅改善,不但不再剧烈咳嗽,也告别酷酷嗽。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胸腔内科医师陈铃宜表示,患者就医时咳嗽症状十分剧烈,甚至门诊时,「才讲没几句话,就又咳好几声」,偶尔还会伴随胸闷以及呼吸喘等情形,但特别的是,患者除了咳嗽以外,并没有浓痰、发烧、流鼻水、疲累或食欲下降等一般常见的呼道感染症状。
此外肺功能检查也无气喘情形,胸腔x光虽没有明显肺炎,但纵膈腔与双侧肺门淋巴却出现明显肿大,旋即安排淋巴切片,确诊为类肉瘤( Sarcoidosis)。
陈铃宜说,类肉瘤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肉芽肿(granulomas)疾病,目前致病的机转原因不明确,发炎细胞会在人体不同器官聚集成一团,而形成肉芽肿组织,影响该器官正常功能,常见发生在肺部、皮肤、关节、肌肉、眼结膜、脑部等部位,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人,90%患者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喘等症状,因此很容易被视为一般呼吸道感染治疗。
陈铃宜指出,要揪出类肉瘤,除了观察临床症状外,若胸部x光中呈现明显的纵膈腔与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就必须透过胸部电脑断层及淋巴结切片检查,同时排除肺结核、淋巴瘤等可能的疾病,才能揪出真正病灶。
后续治疗部分,必须根据影响的器官范围,使用局部或全身性的药物治疗,大多数的患者对于类固醇反应良好,能够在一年内逐步减少使用药物,像是王姓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淋巴结肿大情形有所改善,症状也逐渐缓解,后续只要在门诊定期追踪即可。
不过陈铃宜提醒,少数患者影响的器官范围较大时,使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不佳,就必须透过免疫制剂药物合併类固醇进行治疗,她也建议年轻族群的民眾,若出现长期慢性咳嗽情形,即使症状不严重,也没有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症状,都可到胸腔内科门诊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