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为配合国际鲎保育日,20日在湖西许家村放流1-3龄鲎191只及10只成鲎。水试所主任谢恒毅表示,马公种原库长期投入三棘鲎保种和繁养殖研究,建立了相关的技术,目前保持养殖至十六龄的世界记录。本次放流的稚鲎除一部份为1龄外,大部分为已完成1-2次蜕殻的2龄和3龄鲎,3龄鲎外型已如成鲎,另10只成鲎为完成繁殖试验个体,拟放回原栖地,继续牠们生命之旅。
三棘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有活化石之称,除了血液中的变形细胞可做为内毒素检测试剂外,更是重要的环境指标物种,于2019年己由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列入红皮书「濒危(EN)」物种名单,包括臺湾、日本、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越南、印尼,几乎所有地区族群数量都呈衰退趋势,栖地也遭受程度不等的破坏。三棘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曾遍布臺湾本岛北海岸以及西海岸,目前仅剩澎湖跟金门有成鲎稳定上岸产卵纪录,而捕获成鲎的纪录则零星分布于臺湾西部。
目前国内除金门县、连江县等已立法保护三棘鲎,澎湖县政府为维护辖内三棘鲎生态资源,避免不当採捕利用,也依据渔业法公告订定相关限制事宜,自今年3月4日起,除了学术研究、资源调查、教育文化或公共利益之目的,经县政府核准外,澎湖县辖海域内全年禁止採捕三棘鲎。
今年国际鲎保育日适逢澎湖县政府立法将三棘鲎列为地方的保育物种,以及社区参与潮间带保育的能量持续累积。水试所特别邀请相关单位,与过去曾合作的社区一起在许家海域放流三棘鲎稚鲎活动,并请「O2lab 海漂实验室」设计「鲎留子孙」艺术创作,希望以鲎的保育为出发,跨单位合作为澎湖潮间带保育共同努力,能为复杂的澎湖潮间带保育问题寻求一条永续的道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