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慧医师检查婴儿排便状况。(梧栖童综合医院提供)
高佳慧医师检查婴儿排便状况。(梧栖童综合医院提供)

疫情趋缓又逢暑假,民眾展开报復性旅游!梧栖童综合医院指出,一名2岁陈姓男童与家人到海边与牧场游玩,曾在沙滩玩耍与牧场喂食牛羊,返家后隔日出现发烧、连续呕吐腹泻合併大便有血丝,还出现发烧脱水安排住院治疗;经医师检查确认感染沙门氏杆菌造成肠胃炎,幸经住院五天后康復出院。

小儿感染科医师高佳慧说,该名男童可能因喂食牛羊接触牧草与动物后,手没洗乾净就拿食物不慎把细菌也吃下肚,回家后隔天早上突然发烧到38.6度,出现上吐下泻与大便有血丝,活动力下降等情形;家人送到童医院就医,检查确认为沙门氏杆菌感染造成肠胃炎。

高佳慧表示,沙门氏杆菌是儿童常见肠胃炎住院的病因,日常生活环境中许多地方都有它的存在,例如地下水、山泉水、泥土、动物身上,尤其是家禽类与鸡蛋壳、各种易腐坏食物(牛奶、蛋类、肉类制品等),都常见有沙门氏杆菌。不慎吃进没有煮熟或遭到细菌污染的食物与饮用水,都可能造成沙门氏杆菌感染引发肠胃炎。

高佳慧指出,特别是婴幼儿、老人、免疫功能较差者就容易出现明显临床病徵;如呕吐、高烧、腹泻等症状,其中粪便多为黏液状糊状,也可能出现血丝便,病情通常会持续5-7天;严重会出现肠穿孔腹膜炎、败血症、骨关节炎与脑膜炎等的併发症。治疗多以补充水分、电解质等症状治疗为主。

高佳慧强调,沙门氏杆菌肠胃炎,最常发生在温暖炎热天气,尤其最近天气屡创高温,并适逢暑假期间,加上疫情趋缓报復性旅游涌现,多数家长会带着孩童外出游玩,无论是吃下不洁食物或个人卫生不确实;7、8月期间比过去增加很多感染沙门氏杆菌的病童就医。

医师特呼吁家长,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与食物保存,平常给幼儿练习刷牙漱口要使用煮过的饮用水,出游更要注意饮食卫生与让孩童勤洗手,在阳光下放置过久的食物或饮料就不要再食用,避免细菌找上门造成游兴大减与身体病痛。

#童医院 #沙门氏杆菌 #肠胃炎 #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