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海洋暖化、酸化、破坏日益严重,根据研究,2050年人类可能将无鱼可吃;民眾党立委蔡壁如、邱臣远召开记者会发表民眾党版《海洋保育法》,喊出接轨国际「2030年保护30%海洋」等目标,促进海洋保育永续治理。
蔡壁如指出,台湾周边海洋温度上升超过0.7度,比全球升温快了一倍,再加上过度捕捞、栖地破坏及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渔获,未来子孙可能无鱼可吃;另这2年天然气接收站的三接、四接及离岸风电、海洋能,开启台湾海岸水泥化高达7成的「大填海时代。海洋大学荣誉讲座教授邱文彦表示,根据研究,过去40年已有39%海洋物种减少,29%鱼种正处于濒临灭绝边缘;按照这一速度,估计到2050年人类将无鱼可吃。
邱臣远指出,政府一面向海致敬,一面破坏海洋,基隆协和电厂拟改建为天然气,需填海造陆盖四接,近来台电又提出东移方案,仍与水产动植物保育区重迭,而基隆市政府也没有进行严格把关,被认为是在东岸望海巷积极復育,却在西岸外木山放任海洋遭破坏。
蔡壁如表示,目前我国已划设8.17%海洋保护区,民眾党版《海洋保育法》提出五大主张:一、「30X30」:2030年保护30%海洋。二、保育类动植物条款:开发及观光行为不得骚扰、中断迁徙、喂养等。三、渔业用油补贴逐年减少、转为友善环境补贴:避免过度捕捞、无鱼可捕。四、
蓝碳生态系资料库:开发行为蓝碳生态系评估、建立蓝碳资料库。五、社区知情权及公正转型条款:业者落实社区知情权、行政院沟通协调机制。
海洋公民基金会董事长胡昭安则说,立法很重要,但执法更重要,以澎湖为例,澎湖有90多个岛屿,海岸线跟台湾本岛一样长,但人力却是天差地别,执法人员根本不足。他建议《海洋保育法》应明定执法人员编制、职责,实际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并对主动参与或协助主管机关取缔、举发者身份,予以保密及保护。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