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地染疫患者仍有持续身体不适症状,目前医界称之为后「新冠或长新冠症候群」,且儿童患者在这方面的资料甚少,台湾4月期间才开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区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约有20%属于青少年及儿童,这些染疫后的儿童有1至3成的机会,会出现后新冠或长新冠症候群,影响日常生活及课业学习,他们的长期照护值得国家与医界长时间关注。

中国医药大学儿童医院长王志尧表示,中医大儿童医院自7月1日率先启动「儿童后新冠特别门诊」,1个多月来累计至8月12日,已有154例以上的后的长新冠儿童及青少年因后遗症前来求诊,性别以男孩59.7%高于女孩39.5%。

副院长谢凯生说,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恢復期,仍有高达73%出现后新冠症状的染疫病童仍持续烦恼其身心症状。后遗症第1名到第10名为咳嗽43.5%、喉咙痛/喉咙问题35.1%、耳朵痛/耳朵问题34.9%、体重减轻/增加33.1%、体力虚弱31.8%、缺乏动力25.3%、睡眠不顺畅24.7%、胸痛23.4%、注意力不集中23.4%、心悸22.7%。

王志尧指出,「儿童后/长新冠感染后症候群」除了引起身体器官系统的慢性发炎,也会影响心理的各个层面,统计分析显示有22.7%会感到情绪低落、19.4%会感到沮丧、25.3%有缺乏动力的情形、22.7%比以前更焦虑担心、11.7%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王志尧呼吁家长在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康復后,仍需留意是否有生理或心理的症状,若有身体不适、活动力降低、易疲惫喘促、饮食睡眠习惯改变、学习落后、人际关系等困扰,寻求儿科医师检查评估,制订治疗与照护方案,以脱离后新冠症候群的纠缠。

中医大儿童医院开设「儿童后新冠特别门诊」及DISCOVER照护计画,整合各个次专科专家与检查评估,降低家属跨科就医的不便,不论家长带着孩子从哪一科挂号,都能在「儿童后新冠特别门诊」得到身心照护的协助,并长期追踪症状直到痊癒。

#儿童 #症状 #后遗症 #染疫 #新冠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