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调节生理时钟,也影响身心健康,近来更有研究显示,家中窗户如能面向阳光、面积占墙面面积20%以上、墙面选择浅色的灰泥或木料等,均能让居住空间更明亮、使居住者感到喜悦。
疫情尚未结束,如何在这段时间关照心理健康、甚至营造让身心更愉悦的环境条件,更显重要。有鑑于此,智利大学建筑学系有研究人员做了一项实验,聚焦探究居家自然採光条件,如何影响人的情绪。
研究团队以电脑模拟多种採光条件在不同居家空间的图片,接着随机招募750名受试者,让每人随机拿到25张图片,并在观看后填写情绪相关问卷,自评感到幸福或悲伤的程度,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建筑与环境(Building and Environment)》期刊。主要发现包括:
1. 窗户面积宜占20%以上:窗户面积占一个空间墙面的20%以上,会改善幸福感及悲伤感指标,占率超过40%能达到最大的情绪健康效益。
2. 窗户宜尽量面向阳光:无论阴晴,房间内的窗户面向阳光能让人心情较愉悦。
3. 墙壁材质、亮度有影响:相同摆设的房间,比较墙壁材质是灰泥墙、浅色木墙或红色砖墙带给人的感受,则灰泥、木质墙面能让人感到较正向,红砖块则否,这或许是因为红砖本身较易吸收光线。研究人员在媒体报导中提到,较乾净的色调、白色色调的墙面能反射较多光线,而深色墙面则会吸收光线。不过整体而言,直接让窗户面阳、或者加大窗户尺寸将阳光带进屋内,效果较佳。
4. 客厅採光改善最有助身心:客厅、厨房、浴室或卧室的採光条件改善都对情绪健康有益。不过客厅的採光改善最明显能增进正向情绪、减少消极情绪。
5. 尽量与其他建筑保持距离:住宅与邻近建筑的距离对情绪有显着影响,这可能源于建筑间的距离太靠近时,可能减少室内的自然光,进而牵动情绪。
6. 女性、青年感受最明显:家中採光牵动情绪,无论人们的性别、年龄、经济条件等,在相同的照明条件下都会有相同程度的影响,而在女性及30岁以下青年身上看见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人员解释,以智利来说,不少女性在家的时间较长,年轻人亦然,因此他们对于工作、生活空间的变化较敏感。
文章来源: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