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三重三和夜市至今受疫情影响,人潮不若疫情前。图郑郁蓁摄影
新北市三重三和夜市至今受疫情影响,人潮不若疫情前。图郑郁蓁摄影
市场改建后,摊商为求生存,只能违法在中央市场广场骑楼下摆摊。图:郑郁蓁摄影
市场改建后,摊商为求生存,只能违法在中央市场广场骑楼下摆摊。图:郑郁蓁摄影

本土新冠疫情超过2年半,受害最深莫过于夜市小摊商,新北市三重中央市场重新改造,日前风光开幕,但为市容好看,市府强制驱离邻近的夜市摊商,开幕不到一周,尖峰时段9点已不见人潮,店家铁门深锁,3千万打造的建物,顿时成了蚊子馆,让不少老摊商心酸:「好不容易撑过疫情,却撑不过市场重建,错误政策比病毒更让人活不下去!」

三重中央市场本月初新开幕,新北市府歷经4个月,投入逾3千万经费重建,增设座位区、引进熟食摊商,以外店铺型态经营盼串连一旁三和夜市带动人潮,重返疫情前盛况,新北市长侯友宜开幕日特地前往剪彩。

但开幕不到一周,中央市场新进摊商晚上九点不到,店舖已落下铁卷门,座位区游客零零落落,比起疫情前还冷清,遭地方民眾质疑,「3千万是拿来盖蚊子馆吗?」

在夜市卖衣服的林姓摊商表示,市府和市场处,为了市容好看,驱赶中央市场门前营业超过10年的老摊商,「安置」数十个摊贩进狭小、不起眼,根本不会有游客的巷子设摊;对中央市场侧边宽阔的巷子更是严格管制,强行驱离摆摊超过10年的摊贩,「游客平常熟悉的老店不在,人潮当然会流失」,她认为,地方政府应利用重建与周边摊商共荣,取代驱赶。

「去年封城,至少3个月都零收入,今年好不容易捱到六月疫情趋缓,以为生活要恢復正常了,没想到被市府强制驱离」,在紧邻中央市场旁卖衣服超过15年的赖姓业者表示,疫情期间没生意,但房租、水电要照付,每个月开销就超过3万,2年多来都是在吃老本、靠纾困贷款过活,政府说要改造市场,却是驱离小摊商。赖姓业者不满,市场处安置摊商採双重标准,安置过程没有通知开会,也没有沟通。

同遭驱离的吴姓摊商也无奈,今年疫情还是持续,生意只回到疫情前5~6成,她心酸,市场改造后对生意根本没帮助,没想到现在更是连饭碗都没了。有的摊位到了晚上,甚至可以违法回到中央市场门前做生意,质疑:「难道摊位小,就要被牺牲?错误政策,比病毒更让人活不下去!」

新北市议会民进党议员李余典表示,市场重建原意是希望超过40~50年的传统市场能结合三和夜市,引进连锁品牌及欧式的用餐座位,希望提高质感,让老旧黑暗的市场风华再现,目前人潮未回流,还看不到改造的效果,他坦言,还需要一点时间做滚动式修正。

李余典也表示,重建过程牵涉摊商搬迁问题,需要更多的沟通,尤其许多老摊商连怎么写标案都不会,应给予辅导与关心,以及妥善安置,他也强调,市场处除需善尽管理责任外,不能说为了管理门面,就牺牲所有摊商的权益。

#摊商 #中央市场 #疫情 #3千万 #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