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校园有发生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其态样与「数位/网路性别暴力」及「跟踪骚扰事件」议题关联,在研习会中,专家表示,被害人可併用刑法、民法、社会秩序维护法与跟踪骚扰防制法等法律来主张护权益,因此学校人员应学习与理解这些法律,以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教育部于今年办理两场「大专校院校园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实务处理与辅导」研习,藉以宣导并提升大专校院专业辅导人员的知能,以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两场「大专校院校园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实务处理与辅导」研习,多位专家均发表看法。其中,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执行长杜瑛秋表示,常见数位性暴力的发生场域包括线上交友网站、多人线上游戏或诈骗网页、应徵工作等,另未经当事人同意将私密影像散布于网路,可能合併有性勒索的报復暴力或跟踪骚扰行为。
东吴大学社会发展处处长姚淑文认为,跟踪骚扰防制法于今年6月1日施行后,大专校院处理学生亲密关系暴力事件在不同阶段(过度追求/恋爱暴力/分手暴力),可能发生性骚扰、跟踪骚扰、家庭暴力防治法所定之家庭暴力或亲密关系暴力,甚至在分手时会散布亲密照片或影像。
律师王如玄则强调,校园执行性别工作平等法、性别平等教育法、性骚扰防治法等性骚扰防治三法,系透过学校行政作为,分别保护工作权、受教权及一般的人身安全,但被害人亦得併行运用刑法、民法、社会秩序维护法与跟踪骚扰防制法等法律之规定来主张其维护权益,因此建议学校人员学习与理解这些法律,以加强保护被害人的权益。
专家与学者也都认为,学校处理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等事件,应以保护学生的安全为首要考量,若学生之间发生跟踪骚扰,必要时得经学校性平会研议讨论对行为学生採取约制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