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黄先生,有高血压及家族中风病史,近日因工作忙碌,经常发现心跳忽快忽慢,有时发生每分钟心跳高达150次的现象,以为是工作压力导致而忽略身体的警讯,有一天在公司聚餐时,突然右脸歪斜,口齿不清,连喝水都会漏水,吓得同事赶紧拨打119送医,经医师诊断为心房颤动,引发脑中风。因为心房颤动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中风的风险,所以应定期接受检查,黄先生也在医生的建议下,定期回诊及改善生活习惯,持续追踪都没再发病。
依据卫生福利部110年死因统计,脑血管疾病是国人第四号杀手,平均每年夺走1万多条宝贵的性命。另外,依据国民健康署2002-2017年研究显示,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发生脑中风的机率分别是一般民眾的1.72、1.43、1.36倍,显示三高会增加发生脑中风机率。脑中风不仅容易导致失能的后遗症,也会造成照顾者及家庭经济的沈重负担,更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为唤起民眾对脑中风的重视,世界中风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将每年10月29日订为「世界中风日」,今(111)年主轴为「识别脑中风 争取时间是关键」(Raising public awareness of stroke sig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cious time),呼吁大家重视预防脑中风的危险因子,牢记脑中风的相关症状,避免因延误送医,而造成终身遗憾。
为协助民眾快速辨识脑中风徵兆,国民健康署提供脑中风徵兆口诀「微笑、举手、说你好」,当身边有人不舒服时,可请他(她)做三个动作,一、微笑:是否有嘴角歪斜脸不对称。二、举手:平举双臂,是否无力下垂。三、说你好:是否说话不清楚。如出现以上任一症状,不要自行开车,应立刻拨打119,并记下发作时间,3小时内迅速就医,把握黄金治疗期。
脑中风8大危险因子,包含: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过高、心房颤动、运动量不足、肥胖、吸菸及脑中风家族史等,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呼吁民眾,中风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若出现如:心律不整、心跳忽快忽慢、心跳不规则等症状,应尽快寻求医师的协助,进行相关的检查,避免耽误黄金救治期。
为早期发现慢性疾病、早期介入及治疗,民眾可藉由参加健检或政府提供的40岁以上,每3年1次及65岁以上每年1次的成人预防保健服务,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检查报告中,若血压、血糖、血脂有出现红字数值,务必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并调整生活习惯,如:戒菸、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盐、高纤)饮食原则、规律运动(至少每周累积150分钟的身体活动量),若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现象,建议应加以控制(血压维持在120/80mmHg、空腹血糖值<100mg/dL,以及低密度胆固醇<100mg/dL)及体重控制(BMI维持在18.5-24),腰围男性小于90公分,女性小于80公分,远离脑中风的威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