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会昨天公布市面蔬菜检测结果,提及农药残留不合格率逾3成以上,辣椒类更是超过6成不合格,对此,农委会表示,据其监测结果,农产品上市前的农药残留合格率约达97%,农委会副主委陈骏季表示,可能是取样来源或时间不一样,未来会强化高风险作物、高风险季节监测。
消基会昨天指出,小白菜类抽测26件、8件不合格、不合格率达30.8%,青江菜类抽测26件、8件不合格、不合格率达30.8%,甜椒类抽测14件、不合格4件、不合格率达28.6%,辣椒类抽测14件、不合格件数9件,不合格率达64.3%,但据农委会统计,近3年针对农产品上市前检测均约达2万件,各种类合格率约达97%以上。
行政院食品安全办公室主任许辅表示,消基会监测4蔬果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偏高,且均较政府监测的不合格率高,推测可能是因为取样时间点,如部分时间在特定品项上农药残留比率偏高,将会持续辅导高风险品项。
陈骏季说,后端监测为消极作为,农委会也提出精进措施包括质谱快筛监测网,除了在大型集货场、区检中心增设质谱快筛站外,也会建置新型质谱快行行动检测车,让更多农民可以使用,也会透过大数据分析违规高风险农民及高风险品项,也透过农药购买实名制建构数揈情资管理体系。
陈骏季也说,农委会也推动植物医师制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及鼓励使用低风险资材,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陈骏季坦言,如今年台湾高温持续,除了直接影响作物外,也使病虫害容易发生,农民可能因此喷洒更多农药,因此透过如IPM大区域的监测,提早预防,也能减少损失更能使农药用量下降。
气候变迁极端气候高温及乾旱不只直接影响作物,也会发生病虫害,如何让生物农药免登资材取代化学农药并导入低风险农药,透过友善资材导入、监测採收前阻拦于产地确保消费地安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