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发威,不少人都想来碗热汤暖暖身子,尤其是趁冬天进补,为来年做准备。不过你真的补对了吗?对此,中医师郑安斌表示,天冷想吃点药膳没问题,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尤其是慢性病、肠胃疾病、痛风、身体正在发炎感染、皮肤病及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建议浅嚐即止,不宜吃多。
郑安斌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古时候物资缺乏,古人经歷了一整年的农忙辛劳后,会在冬天进补,吃肉打打牙祭,除了犒赏自己也趁机补充平时缺乏的蛋白质,所以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俗谚。不过现代人多数营养充足,尤其是平常饮食大鱼大肉的话,自然不用额外补充蛋白质。但天冷时若想吃点药膳进补、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人之常情,要注意不能过量,毕竟市售药膳多是高油脂、高普林和高热量的料理。
郑安斌强调,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药膳进补,尤其是常见的药炖排骨、姜母鸭、麻油鸡、羊肉炉等,除了药材之外,大部分都会加入酒、姜、麻油等偏燥热的食材,有以下情形的人,建议浅嚐即止,不要吃太多:
▍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肾臟病、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等)
有些药膳含有大量的酒,调味过重含有太多钠,或者热量太高、太油腻,这些都可能加重原本疾病。
▍肠胃疾病
太油腻的药膳容易胀气、消化不良。放很多姜的姜母鸭,或者酒精很多的烧酒鸡,由于辛香料跟酒精都会刺激肠胃,吃太多容易引起胃发炎、胃痛、胃食道逆流。
▍痛风
药膳一般炖煮较久,但久煮的肉汤、排骨汤是高普林食物,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身体正在发炎、感染
像感冒发烧时如果吃上述燥热、进补的药膳,会火上加油,让发炎情形更严重。
▍皮肤病
有些乾癣、异位性皮肤炎、慢性荨麻疹患者,吃了过多药膳,皮肤症状会加重。
▍自体免疫疾病
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有些患者对补气、温热药材(人参、当归、黄耆等)非常敏感,可能加重疾病,所以也不建议吃冬令进补的药膳。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饮酒过量,有碍健康。酒后不开车,安全有保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